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92,东林党案(3/3)

作者:笑谈正说
朝局。

孙承宗忍无可忍,以给皇帝祝寿的名义回京面圣,准备弹劾魏忠贤,搭救东林党人。

魏忠贤闻报又惊又怕,跑到天启帝面前痛哭流涕,称孙承宗带兵进京是来“清君侧”的。

天启帝相信魏忠贤是忠臣,岂能允许孙承宗“清君侧”,下令禁止孙承宗回京。

孙承宗那时已经到达通州,接旨不得不返回山海关。他知道自己不再被皇帝信任,主动辞职回家。

魏忠贤改派阉党高第接替孙承宗。

努尔哈赤听说经略换人,认为有机可乘,立即向辽河集结军队,准备恢复对明朝的攻势。

高第得报惊慌失措,下令关外驻军全部退守山海关。

袁崇焕驻守宁远,抗令不遵,誓与宁远共存亡。他对高第说,“官此,当死此,我必不去”。我既然是宁远的守将,就应该死在宁远。我肯定不会离开宁远。他劝高第不要放弃关外。关外不守,关内也守不住。

高第不听,不理袁崇焕,自顾自撤兵而走。

1626年,努尔哈赤率军十余万杀过辽河,包围了宁远城。

宁远只有万把守军。“中外谓宁远必不守”,大家都以为宁远肯定完了。但是出乎大家意料,这么个弹丸小城不但挡住了金兵的侵略步伐,还把努尔哈赤送上了西天。

袁崇焕身先士卒亲率宁远军民抗击金兵,“枪炮药罐雷石齐下”,让金兵始终无法越雷池一步。努尔哈赤忍不住上前督战,结果被袁崇焕的“红夷大炮”击伤,不久毙命。

红夷大炮是明朝从欧洲进口的巨炮,射程远,精度高,是当时威力最大的武器。

金兵久攻不下伤亡无数,不得不撤围而去。宁远之战以明军的胜利而告终。

喜讯传来,北京城一片欢腾。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