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67,仁宣之治(1/3)

作者:笑谈正说
1428年——1435年仁宣两朝息战养生,仁厚爱民,百姓安居乐业,成“仁宣之治”。

外患解决了,明宣宗转向内政。

内政的重点是经济和民生问题。

明宣宗上台后面临一个难题是通货膨胀问题。朱棣在位期间大兴土木翻修北京城,并且数次北征鞑靼、瓦剌,南征越南,花钱如流水。朱元璋几十年攒下的家底没两年就被他一扫而空。为了填补入不敷出的财政,他跟元朝一样大发纸钞。结果在他去世时,纸币大幅度贬值。面值一百贯钱的纸钞在市场上只能当一两贯使。百姓不顾禁令弃用纸币,恢复使用金银等硬通货。

明宣宗下决心收拾这个烂摊子。他下令印钞工厂停工放假,同时要求政府对收上来的残币只收不发,就地销毁,逐渐减少市场纸钞的保有量,恢复纸钞的币值。官府要求商户以钞交税,恢复纸钞的信誉。

与此同时,明宣宗大力发展生产,厉行节约,逐步减少财政赤字,争取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消除财政赤字才能彻底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有人向他申请一笔款项用于采购御用物品。明宣宗不同意,让人去仓库里翻翻,看看有没有能凑合着用的,能不买就不买。

在古代,修宫殿、修陵墓是个大工程,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仁、宣两帝爱惜民力。他们一不修宫殿,二不营建奢华的陵墓,厉行节俭,与民休息。

皇宫前三殿曾被雷击中、烧毁。紫禁城中央地带变成一片焦黑的废墟。皇帝移地办公,并没有急于修复。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才重修了紫禁城。

历代的皇帝都非常重视自己的陵墓,通常是一即位就开始修,修到死也不一定能修完,能搞多大搞多大。而仁、宣两帝的陵墓3个月就修完了,能多简单就多简单。

其实最大的节约是少动兵戈。明宣宗安定边境之后就不愿再动刀兵,对开疆扩土也不感兴趣。

不愿开疆扩土也就罢了,已有国土都可以放弃。安南就被他放弃了。这点一直遭受后人诟病。

另外,明朝北部边境在明太祖时期就已经扩张到开平。明宣宗嫌粮饷庞大、运输困难,下令把开平南迁到独石堡。“弃地盖三百里,自是尽失龙冈、滦河之险”。三百里江山就这么扔了。之后二百年,明朝深受其害。失去险要之地,没有了防御纵深,蒙古人轻易就能杀到北京。北京变成边区,不再安全。

明宣宗是儒生出身,重文轻武,不重视军事,也不懂军事。

明宣宗非常重视“三农”问题。有一次外出,看到农民正在耕田。他立刻叫停车马,走到田间地头去和农民亲切交谈,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倾听农民的意见和需求,并接过农民手中的犁把下田体验劳动。他只推了三趟就累得呼哧带喘,禁不住感慨:老百姓一年到头劳作不休,辛苦就更可想而知啊!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亲身体会到农民的辛苦,明宣宗更加珍惜民力,不愿增加百姓负担的事情。

仁宗、宣宗父子,都是比较仁慈的皇帝。宣宗常说,“安民为福”,老百姓能安居乐业才是这个国家最大的福气。

明宣宗不准官员打扰百姓的生产生活,希望百姓能够集中精力搞好生产,安心生活。

他听说工部向湖广地区采办竹木,动辄数以万计。他非常不满,责备工部:湖广都遭灾了,“百姓艰难宜恤”。而你们这些人“不为国家爱惜民力,而劳扰如此”。他要求工部尽量裁减采办数目,说:“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

锦衣卫长官申请去东莞采办珍珠。明宣宗一听就火了,说:我提倡俭朴,反对奢靡。你却为了讨好嫔妃去采办珍珠。“是欲扰民以求利也”。明宣宗把他下狱治罪。

宦官袁琦仗着从小服侍明宣宗,以采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