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08,文字狱(3/3)

作者:笑谈正说
类其心必异”。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愿吸收少数民族加入中国大家庭。通常委任当地部落首领为官,代中原政府管理当地事务,用现在话讲就是实行高度的民族自治政策。

另外这也跟国力或者管理能力有关。国力不济或者鞭长莫及,政府也通常会选择民族自治方式管理边疆少数民族。

满清人跟汉人的想法不一样。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少数民族,不会歧视少数民族。他每打下一块地盘就尽可能实行有效控制,该驻军驻军,该派官派官,把这块地盘和人民并入自己的版图。

当然清朝也存在国力不济和鞭长莫及等问题。比方对蒙古人,靠近中原的蒙古人被纳入政府直接管理,离得远的蒙古人就不得不允许民族自治。

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雍正设法加强控制,强化统一。

雍正登基的第二年,青海蒙古人作乱。清朝册封的青海蒙古亲王罗卜藏丹津组织青海各部蒙古人宣布独立。雍正把年羹尧派过去讨伐,打败了罗卜藏丹津,占领了青海。

雍正不再设王而是改设扎萨克,也就是旗长。雍正把青海蒙古人分为29个旗。每个旗找一个蒙古人担任扎萨克。扎萨克接受清廷任命和管理,代表清廷管理旗内事务。虽然仍然保留了一部分自治权,但相比罗卜藏丹津时期,青海蒙古人已经直接受控于清廷管理之下。后来青海蒙古人的自主权逐渐缩小,最终归于中原政权的统一管理,成为中国版图实实在在的一部分。

西藏开始时也是实行民族高度自治。后来蒙古人入侵拉萨。藏人向清朝求救。清朝立即派兵进藏赶走蒙古人。之后清军以协防为由驻军拉萨,插手西藏管理。西藏新政府不得不接受清廷任命。后来雍正在拉萨设衙门直接管理西藏。西藏由高度自治转为有限自治。

在青海、西藏之后,雍正开始处理西南少数民族问题。西南少数民族实力较弱,雍正连有限自治权都不想给他们。

他派兵强势进入西南实行改土归流,不服就打。他用了五年时间将云贵地区的土司废掉,实行州县直接管理。四川和两湖两广的土司随后也被解决。

改土归流不仅涉及范围大,并且涉及的民族众多,包括苗、侗、布衣、水、彝、纳西、壯、瑤、土家等十九个民族。

清军连剿带抚把改土归流的任务完成了。“逆者剿,顺者抚”。抗拒改土归流的土司连有限的自治权都不给你,直接灭掉,划归州县直接管理。肯与政府合作的土司还可以保留部分自治权。但政府完全不插手部落内部事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那些保留下来的自治区只拥有有限自治权,不能再拥有自己的军队、独立的政府和外交、法律。国家的统一程度加大、加深了。

雍正不仅对边疆少数民族下手,对本族也毫不心慈手软。他下令取消满清八旗旗主的世袭权力,把旗主变成一个普通官职。皇帝可以随时任命旗主。一声令下,八旗也被改土归流了。

这些事都让雍正挨骂不少,但对于国家统一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雍正是清朝挨骂最多的皇帝,但却是干得最出色的皇帝,至少是之一吧。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