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06,六下江南(2/3)

作者:笑谈正说
了南巡他还多次北巡、西巡。他是一个闲不住的皇帝,直到后来实在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了才消停。

去不了了还思念江南美景,于是按照江南风格修建了圆明园,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

康熙几乎年年去木兰围场打猎,接见蒙古贵族。为了方便住宿,沿途修了21座行宫。最大的一座就是现在的著名景点承德避暑山庄。

康熙让人联想到隋炀帝。隋炀帝三下江南。康熙六下江南。隋炀帝修大运河。康熙治理黄河淮河。隋炀帝修洛阳宫。康熙修圆明园。两人干的事差不多,身后得到的评价却天差地别。

隋炀帝三下江南就被人骂了个狗血喷头。康熙帝六下江南却成为一段佳话。

人们骂隋炀帝好虚荣讲排场,前呼后拥,出巡还带着老婆孩子。可康熙帝南巡也不是微服私访,场面也不小。他不仅带着皇后、太子,连太后都带上了。

骂隋炀帝挥霍民脂民膏。康熙也不是自费旅行。两人“那银子花的像淌水一样”,没有什么分别。

人们之所以厚此薄彼,无非是因为隋炀帝是亡国之君,康熙是盛世之君。亡国之君做什么事都是错的。盛世之君做什么事都是对的。隋炀帝运气不好,南巡之后客死他乡,国家也亡了。南巡因此成为亡国殒命的罪魁祸首。而康熙南巡之后,非但没有亡国还进入到“康乾盛世”。南巡非但无过,似乎还有功呢。不同的结局使同样的一件事得到不同的评价。

康熙花钱如流水,但没有造成什么严重后果。清朝财政收入几千万两白银。康熙花的那些钱,国家财政还是能够负担得起的。

清朝的税负比历朝历代都高,跟明朝末年相仿。

明朝一直执行低税收政策。一年财政收入也就几百万两白银。到了万历年间开始加税,先加工商税,后加农业税,然后是矿税、辽饷。到了崇祯年间进一步加税,比如练饷、剿饷,财政收入达到两千多万。“三饷”是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加税。

清朝取代明朝后,作为德政宣布取消“三饷”,但实际上根本没有执行,而是换个马甲保留下来,比如辽饷纳入正赋、不断提高盐税。百姓的税负并没有减轻。康熙年间的财政收入达到三千万两白银,就是得益于这些万历、崇祯年间惹得民怨沸腾的税种。也就是说明朝挨骂,清朝得利。

另外需要说明一点,明清财政收入从百万级跃升为千万级,不仅是不断加税所致,也是银价不断贬值所致。明朝后期加大开矿力度,并且通过外贸获得大量白银,使得市场上流通的白银越来越多。什么东西多了都会贬值。白银的购买力从明朝到清朝一直在下降。明朝一两白银折合600元人民币。清朝一两白银只相当于200人民币。因为白银越来越不值钱,清朝的铜钱越铸越小,以保持白银跟铜钱的兑换汇率。

中国对外贸易在鸦片战争以前一直是顺差。比如说葡萄牙在明朝后期一年净流入中国50万两白银。

贸易顺差一般说来是好事,但是持续大量顺差会造成国内通货膨胀,也就是货币贬值。

清朝财政收入看得挺高,实际上仍然是入不敷出。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时不得不实行“捐助纳监”以支撑军费开支。“捐助纳监”就是捐助钱粮获得做官或升官的资格,实际上就是卖官鬻爵。

清朝初期的财政收入跟明朝一样以农业税为主,盐税为辅,关税次之。清朝跟明朝一样也不重视工商业发展,把注意力都放在农业上。

以前因为跟台湾作战,清朝实行海禁,别说出海经商,连出海打渔都不许。康熙在攻下台湾后一度“驰海禁”,放松海禁,允许百姓出海。但在康熙后期,出于维稳的需要政府又开始收紧海禁,规定商船、渔船只准在内海航行,不得远走。康熙下令在中国通向外海的海路上设立关卡、炮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