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87,抗倭援朝(1/3)

作者:笑谈正说
1592年——1598年万历怠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却派出矿监税使四处扰民,致朝野混乱。明军抗倭援朝侥幸取胜。

朝廷刚把李如松派往宁夏平哱拜之乱,朝鲜又爆发战乱。

日本的关白丰臣秀吉派出十万大军、数百条战船入侵朝鲜。

“关白”相当于宰相,比幕府将军地位更高、权力更大。当时的日本天皇只是名义上的。日本实权掌握在丰臣秀吉手里。丰臣秀吉跟天皇的关系就相当于现在的日本首相和天皇。

丰臣秀吉结束了日本军阀混战的局面,统一了日本,随后就开始扩张。第一个扩张目标就是朝鲜。

朝鲜二百年没打过仗,军队已经闲废了。日军登陆之后如入无人之境,横扫朝鲜半岛。

朝鲜那时还没脱离冷兵器时代。而侵朝日军早已通过葡萄牙人装备了火绳枪。日本兵采用三排轮射方式,三排火枪兵轮番射击、装弹,不间断地打击朝鲜兵,把朝鲜兵打得溃不成军尸横遍野。

朝鲜国王弃城而逃向明朝求救。

朝鲜向明朝称臣。明朝有义务帮助朝鲜。并且明朝认为日本侵朝“实所以图中国”,是冲着中国来的,所以决定抗日援朝。

当时李如松正在平定宁夏之乱,一时半会回不来。救兵如救火,明朝等不及李如松回来,派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率领两千骑兵驰援朝鲜。

这两千人杀到平壤,携带的火器因为途遇大雨无法使用,只能使用冷兵器作战。祖承训贪功轻敌,挥军杀入平壤。明军掉进日军的陷阱,几乎全军覆没。祖承训只身逃回。

朝廷震怒,将祖承训革职查办,调李如松率兵再战日军。在李如松没回来之前,明朝以和谈拖住日本。

李如松从宁夏匆匆赶回,随即又投入朝鲜战场,率领4万明军精锐跨过鸭绿江。

李如松的部队装备了火炮和火铳,没有装备鸟铳。鸟铳虽然早就传到中国,戚继光的部队就装备了鸟铳,但没有很快普及开来。主要是量产问题拖了后腿。明朝生产枪管是用铁板锻造而成,合格率低,可靠性差,容易炸膛。明军现阶段还是使用粗笨的火铳。不过火铳虽然不如鸟铳,但明军的火炮威力强大,可以弥补火铳的不足。李如松的部队就装备了大量的火炮。日军其实也有火炮,但数量很少。日本资源短缺,造枪都费劲何况造炮。

李如松率军到达平壤。驻守平壤的日军有一万八千人。李如松部署军队“围三阙一”,故意给日军留出一条逃生通道。

战斗打响后,明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发动进攻。李如松亲临前线指挥。他的坐骑被日军炮火击毙,他换匹马继续指挥冲锋。不久,他连人带马又被炮火掀翻在沟里,爬出来继续往前冲。在李如松的率领下,明军冒着枪林弹雨攻进平壤。

日军收拾残兵弃城而逃。李如松早已在日军逃生之路上埋伏下炮兵部队。数百门火炮一起发动,惊天动地,火光一片。一半日军当场丧命。

日军残兵趁夜抢渡大同江,一溜烟逃进汉城。

明军马不停蹄进逼汉城。李如松得到情报说日军已经放弃汉城逃走,信以为真,督军急进。没想到他得到的是一个假情报。事实上,汉城日军非但没跑还得到后方日军的增援。

明军在汉城附近遭到日军的伏击,虽然死战得脱,但损失惨重。

明军只得退守开城。

得到增援的日军出兵两万发动反攻。李如松率军应战,同时派出奇兵迂回到日军背后,烧了他们的粮草。朝鲜水军不断骚扰日军的海上补给线,使日军的后勤不能及时送到。“倭遂乏食”,萌生退意。

日军提出议和。明军回复,只有交出汉城才有商量。日军果然退出汉城,向釜山集结准备回国,并且交出了俘获的朝鲜王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