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80,倭患日炽(2/3)

作者:笑谈正说
已经解释过,朝贡其实就是边贸。边贸本来是互惠互利的事情。但是明朝认为自己地大物博不求与人,跟别人做买卖是对别人的恩赐,所以要求对方以称臣纳贡的方式跟明朝进行贸易。

开始日本不肯称臣。明朝也就拒绝跟他贸易。于是倭寇就跟俺答汗一样跑到中国抢掠。后来明朝被搞得没脾气,答应日本朝贡,但要求日本政府解决倭寇问题。日本政府马上照办,清理了倭寇。

后来嘉靖上台,日本进入战国时代,有两拨人争着代表日本政府向明朝朝贡,在中国的地面上打了起来,杀了明朝的官吏和百姓。嘉靖一气之下,禁止日本朝贡。于是倭寇之患再起。

日本那个小破岛自古资源贫乏,什么都不产,就指着中国过日子呢,铁器、丝绸、瓷器、药材,甚至锅碗瓢盆都得从中国进口。如果停止贸易,他们的生活质量会大打折扣。

小日本想通过合法贸易不成,转而走私,通过中国沿海的商人进行地下贸易。做贸易需要本钱,没本钱的人就去抢。在日本历年混战中,主公挂掉或者被主公开除的武士成了“浪人”。浪人象丧家犬一样四处流浪寻找生计。有实在找不到饭辙的就下海做了海盗,做没本钱的买卖。后来有本钱的人也加入到海盗行列,连买带抢,商盗不分。走私和抢掠最后演变成祸害中国边境的倭患。

既然海盗横行,明朝这边商人在进行海上贸易的时候不得不依靠武装押运。而私人武装的存在让朝廷很是担心。当年的王仙芝、黄巢起事就是利用自己贩私盐的武装起家。

朝廷不允许私人武装的存在又剿灭不了海盗,索性下达禁海令完全叫停海上贸易,让海盗饿死在大海里。百姓私自出海会以“里通外国”论处。日本以及其他外国商队也不准再进入中国。

“封海令”一出不仅使中国海上贸易大受打击,也同时连累了渔业和造船业。

但是沿海百姓世代打渔经商,不让出海他们吃什么?政府虽有禁令,但他们照干不误,无非是由地上转入地下而已。

正常贸易变成走私。原来的商队现在变成走私集团。在利益的驱动下,中日走私团伙联起手来武力对抗明朝政府。

真海盗和走私团伙都被明朝通称为“倭寇”。“倭”是矮的意思,代指矮冬瓜一般的日本人。“倭寇”的本意是指日本海盗。后来中日联合海上走私团伙出现,明朝把他们也归到“倭寇”里面,一视同仁,一块打击。

不过明军的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跟装备精良的倭寇缠斗屡落下风。日本的非常锋利,能把明军的大砍刀削断。明军身上的铁甲在面前跟没穿一样,根本扛不住的劈砍。

倭寇一度占领了中国沿海20多座城市,以这些城市为基地在沿海一带甚至深入内地烧杀抢掠。

嘉靖让浙江巡抚朱纨领兵清剿东南倭寇。朱纨是个狠角色,手段强硬,双管齐下。他不仅打击倭寇,也打击跟倭寇有来往的百姓,包括跟倭寇有贸易来往的商人,一律按通倭罪论处。他在沿海地区实行保甲连坐制度,一人通倭,全家乃至全村遭殃。他严格执行禁海令,禁止百姓下海,见到两桅以上的大船便就地烧毁。

朱纨组建了一支舰队,深入倭寇的巢穴围剿倭寇,端了最大的走私贸易基地也是海盗聚集地的双屿港。

双屿港是在佛郎机控制下的黑市。倭寇和佛郎机在此交易。

朱纨用木头和石头填塞了双屿港的港口,使船只再也无法在此靠岸。

被赶走的佛郎机转而在濠镜落脚,通过贿赂当地官员获得暂住权,后来竟然霸占了濠镜。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通过朱纨的一系列打击,沿海地区的倭患逐渐得到控制。

但是他铁腕禁海不仅断了倭寇的生路也断了沿海百姓的生路。倭寇恨他,沿海百姓也恨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