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68,王振专权(2/3)

作者:笑谈正说
帝跪下了,自己站着也不合适,陪皇帝跪倒求情。张太后也没真想杀了王振,只是给他一个教训而已,叫宫女放了王振。

从此王振再不敢干涉朝政,小心翼翼伺候明英宗的起居。

五大臣尽心辅佐明英宗,帮他打理朝政。

五大臣作为前朝的老臣基本延续了仁宣时期的仁厚政策。他继位伊始“放都坊司乐工(皇家乐团的工作人员)三千八百余人”,“罢山陵夫役(修皇帝陵墓的民工)万七千人”,“减光禄寺膳夫(皇家食堂的厨子)四千七百余人;减少皇家高档食品、用品的供应,或减一半,或减三分之二;要求皇家禁军也跟边防军一样进行屯田,自给自足,减轻地方负担。在减少宫廷支出的同时,明英宗减免百姓的赋税,减轻百姓负担,尤其对遭灾群众多加抚恤。

不过,五大臣在仁厚方面相比明宣宗还是差点。朝廷调发大批工匠官军修复紫禁城宫殿、各部衙门公署。期间,有很多工匠不堪劳苦逃回家去。官府捉回四千多人,让他们带着沉重的枷锁继续劳动,以此警告其他人。这事做得非常不得人心。

五大臣在外交方面以抚为主,尽量不动刀兵。但是对于外寇,只抚不剿只会纵容对方蹬鼻子上脸,有时候也不得不打。

1438年,鉴于鞑靼人屡次进犯甘州、凉州,明军大举北伐。明军东西夹击,长途奔袭两千里,连战连胜,几乎将鞑靼人全歼。西部边境自此平定。

1439年,傣族首领思任发在麓川(云南瑞丽江河谷一带)举兵叛乱。朝廷招抚不成,下令讨剿。但是讨伐麓川的战争进行得非常不顺利。麓川险远易守难攻。明军数次进剿,虽然胜多负少,歼敌甚众,但一直不能彻底平定叛乱,最终只能讲和退兵。

五大臣当政时期,明朝虽不敢说内无忧外无患,但大致延续了仁宣之治的稳定和发展。

随着明英宗一年年长大,五大臣一年年变老,陆续退休、故去。

1442年,张太后也死了。而这时明英宗也到了亲政的年纪,正式走上了前台。

明英宗亲政就等于王振亲政。明英宗对王振言听计从。明英宗让群臣尊称王振为“翁父”,俨然把王振当做太上皇。

其实王振在张太后生前就已经恢复参与政事。张太后当初警告过王振,给王振立下规矩不准参与政事。王振也果真老实了一阵。但后来太后自己破坏了规矩。

福建地方官惩戒下属把下属给打死了。五大臣讨论怎么处理这个地方官。杨士奇主张杀人偿命。杨溥认为打死活该。两人争执不下请皇帝裁决。明英宗哪知道怎么办啊,去请教太后。太后也难决断。身边也没可商量的人,她就叫人去把王振找来。王振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负责东厂,对朝臣官员的底细都门清。他对太后说,打人的那个是杨溥的乡亲,被打死那个是杨士奇的乡亲。明白这一层关系,两杨一个要求严惩,一个要求宽宥,就容易理解了。所以两杨的意见一个也不能听。杀人偿命处理太重。打死活该又处理太轻。我建议折中一下,将地方官降职处理比较妥当。太后于是采纳了王振的建议。

王振脑瓜聪明点子多。太后视王振为高参,规矩不规矩的自然也就不提了。王振于是又开始干涉起朝政来。五大臣知道王振在皇帝、太后面前说话的份量,自然也对他忌惮几分。王振向五大臣推荐个什么人,五大臣也不敢太驳了王振的面子。走王振门路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大臣官员见了王振都恭恭敬敬。

不过太后在时,王振还不敢太嚣张。王振有时擅作主张不交五大臣审议,太后知道后立刻把他叫去责骂。虽然太后不再叫人拿刀吓唬他,王振依然心存顾忌。有太后和五大臣在,王振不得不留心夹着尾巴。朝政也还不至于紊乱。

等太后死了,王振的尾巴立刻翘起来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