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62,靖难之役(2/3)

作者:笑谈正说
了,群龙无首。并且朱棣是王爷,没人敢跟王爷对阵。朱棣轻而易举控制了北平,控制了军队。

朱棣广而告之,对外宣称接到皇帝密旨进京“靖难”。皇帝被奸臣控制住了,他要带兵进京帮皇帝“清君侧”。

朱棣调动军队,四面出击攻打周边城池。地方官手里那点治安部队根本不能跟朱棣的正规军抗衡,或败或降。朱棣顺利接管了整个北京地区的政权。

建文帝反应也很快,立即派兵30万围剿朱棣。各路官军迅速向北平集结。

建文帝对朱棣造反并没有很担心。朱棣当时只有几万军队。而他手中常备军就有几十万,收拾叛军还不是小菜一碟。他让老将耿炳文率兵去捉拿朱棣,临行时嘱咐耿炳文要活的不要死的。朱棣好歹是我亲叔叔,不要让我背负杀叔之名。

耿炳文是朱元璋时代的二流将军。一流战将在朱元璋“拔刺”运动中都被拔没了。二流将军也不剩几个。耿炳文是少数幸存者之一。建文帝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凑合着使用这些残余的将领。

耿炳文原本就擅守不擅攻,建文帝又给他加上不准伤害朱棣的限制,更不知道这仗该怎么打了。耿炳文打算兵围北平,靠大军的威慑力逼迫朱棣投降,“不战而屈之兵”。

官军前锋接近北平。他们以为叛军得知皇军杀到一定会瑟缩在北平城内等待末日来临,没有防备叛军的进攻。朱棣发动夜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一举击溃。耿炳文派兵来救,遭到朱棣的伏击,大败而回。

官军出师不利,刚出门就挨了一记闷棍,士气大矬。

当时耿炳文已到真定(河北正定)。他不敢再前进,就地扎营等候后续部队。已到真定的军队有十几万人。还有十几万人即将到达。

朱棣可不想等官军集结到位,主动求战进攻真定。

朱棣派一支军发动正面进攻,虚张声势吸引官军注意力,另派一支迂回到官军侧翼发起突袭。官军侧翼大乱,接连被攻破两座大营。耿炳文急忙指挥军队涌向侧翼堵枪眼。这时正面的佯攻变成强攻,朱棣挥军全力猛冲。官军两面受敌,乱不成军,只能败退而走。朱棣不给对方任何喘息机会,狂追猛打。官军丢盔卸甲逃入城内,龟缩不出。

耿炳文守城还是有一套。朱棣久攻不下只能识趣撤兵。双方进入对峙阶段。

建文帝得知耿炳文战败,感觉很没面子,临阵换将。他火线提拔自己的亲信李景隆为大将军,将倾国之兵五十万交给他再战朱棣。

有人劝他不要让李景隆为帅。那家伙只擅长纸上谈兵,还不如耿炳文呢。建文帝不听。他认为李景隆是名将李忠文之后,将门出虎子,肯定错不了。

李景隆到了真定,从耿炳文手中接过指挥权。他让辽东部队南下进攻北平,跟真定部队形成夹击之势。

辽东兵奉命南下进攻永平(河北唐山乐亭县)。

朱棣叫长子朱高炽守住北平,自己带一支轻骑兵去救永平。

辽东兵惧怕朱棣,见朱棣亲自率兵杀到急忙撤兵而走。朱棣率军追杀,斩杀数千人,中途突然拐向小路杀奔大宁(内蒙赤峰宁城县)。

大宁是明太祖第十七子,也就是朱棣的十七弟宁王朱权的封地。朱权手里掌握着一支蒙古军。这支军队原来是纳哈出的军队,纳哈出投降后被明军收编。朱棣离开北平名为救永平,实则来大宁搬救兵。

朱棣一个人骑马进入大宁,来找朱权借兵。朱权不答应。他虽然也恨建文帝削藩,但心存侥幸,不愿与朝廷为敌。朱棣也不勉强,告辞而走。满怀歉意的朱权亲自送到城外。两人拱手而别时,朱棣忽然翻脸,将朱权扣为人质,然后返回城内收编了他的军队。蒙古军认钱不认人,只要钱到位,让打谁打谁。

朱棣得了宁国兵,势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