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〇〇八回 嵩山寺苦命女得名 浮生殿幻世图预言(2/4)

作者:朱王孙
,倒不如再于菩萨本名中借用‘曼殊’二字为讳,岂不相得益彰?”说着,目光转向袁珙,“如此一来,又与廷玉那‘此女他日必是女中圣贤’之预言不谋而合。”

此言一出,在场者个个称妙。

其后,袁珙又为此名作了一点小改动,将那“殊”字中的“歹”部改作了“女”部。

至此,那小女便有了一个立身的称谓:景曼姝,乳名“妙锦”。

众人悠哉乐哉品够了香茗,宗泐又向惠复住持道出了一个疑问,大致是说“听闻该寺三殿皆有吴道子的壁画,可为何却未在此殿见到”。惠复住持并未多做详解,而是引着席应真、宗泐、来复、姚广孝、袁珙五人起身步至了这禅房北墙处,此墙乃是一道石壁,壁上雕琢出一幅诗文,文题大如米斗,并非是禅堂常用的“净”、“禅”、“觉”、“悟”四字,而是一个斗大的“曌”字。

在场者皆知,这本是大唐武后为自己所造讳字,音意皆同于“照”。按拆字之法应为“日月当空曌”,然今出现在这寺庙之中,难说不会有“明时空”之说。只说,这“曌”字之下还题诗一首:

莫怪迷途道难寻,只缘身陷乱红尘。

待到锥心彻明日,洞穿绝壁是空门。

画中落款为:乾元乙亥春初,凡僧“悟道子”题门醒世。

说是“题门”,却未见门。

五人个个疑惑不解时,那惠复住持轻轻推了一下眼前的石壁,只见其竟然向内转去,在众人眼前亮出了偌大个石室,靠墙的石案上莲灯跳跃。

众人入得石室后,惠复住持回身关了那石门,就在那门与石墙合缝之时,只见室顶顿时出现了诸多拳大的孔洞,那孔洞均按矩阵排列,纵数有一十二行,横数有二十三列——如此计算总数当有二百七十六个,孔中俱有一盏长明灯。然,右起第一列内,前六个孔内灯火已消,仅存余后六灯尚明。

这般情形,看得在场者个个瞠目结舌。待惠复住持引着众人朝北侧石壁望去,只见满壁彩绘跃然浮现于其上。那画中自下而上绘的是十万众生面朝海中山岳,上方九天祥云拱坐一众神佛。画面右上方赫然题首五个苍劲的大字——《推背幻世图》,下方题有了一谶一颂。来复举目读来,

谶曰:

草头火脚,宫阙灰飞。

家中有鸟,郊外有尼。

颂曰:

羽满高飞日,争妍有李花。

真龙游四海,方外是吾家。

景清满目疑惑道:“晚辈才疏学浅,且不知这诗谶当作何解?”

席应真笑眯眯地道来:“这诗谶乃出自于一部名唤《推背图》的预言奇,是六百年前大唐相士袁天罡与星象官李淳风所著。至于何解,还须问那袁天罡的后人才是。”他言语间已指向了袁珙,众人面面相觑,转头将目光都聚在袁珙身上。

袁珙听闻,一笑说:“席老道尊,这可为难我了……那《推背图》固然出自本家先祖之手不假,然而却未留传拆解之言……”

“这……”

众人皆感遗憾时,又听袁珙道来:“不过,贫道以为这预言暗示之事应是不远矣。”

姚广孝问:“不知袁道友何出此言?”

袁珙解释说:“眼前画中这一诗谶乃是《推背图》中第二十八象预言,那第二十七象之说不久前已经应验。”

姚广孝一脸惊奇道:“哦?袁道友何不说来一听?”

袁珙道:“那第二十七象预言的谶语说‘惟日与月,下民之极。应运而兴,其色曰赤。’诸位可知那‘日’、‘月’相合是何字啊?”

景清道:“这个不难,乃是一‘明’字。”

袁珙又问:“那‘其色为赤’字又作何解?”

景清回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