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0章:嵩高惟岳,峻极于天(2/2)

作者:黄小邪写桃花
武三思和上官婉儿提出封禅之仪,武则天立马就准奏了。

这一次,她的身份不是皇后,而是帝王;她不是亚献,而是初献。

而最重要的是,封禅的地点也从史上约定俗成的泰山,变成了嵩山。

要知道,在世人心中,泰山乃五岳之首,上通九天,下达地府,古时帝王封禅,不管秦皇还是汉武,都选址泰山。

而武则天之所以选择嵩山封禅,也是思虑良久,筹谋再三,基于四点考量。

其一,天地之间,“中”为至尊,嵩山近邻神都,乃天地之中。当年周公土圭测景,测定天下之中的位置,正是嵩山。

《诗经》有云,嵩高惟岳,峻极于天。在天地之中,巍巍耸立的峻极峰,不就是一个天然的通天柱吗?

封禅就是要和天地沟通,向皇天后土汇报成绩,那选在这天地之中,应该最合适不过了。

其二,嵩山本就是周王朝的圣山,当年周武王、周成王都曾祭祀嵩山。武则天既然自称是周朝的后裔,自然要追随周朝,封禅嵩山。

而且,传说嵩山神就姓武,是武则天的本家,既然是本家,还能不庇佑武周王朝吗?

何况,那嵩山不似其他山脉那样一山独秀,而是分为太室和少室二山,素有“太室如龙眠,少室似凤舞”之称。这龙凤呈祥,合二为一的意境,正是武则天的毕生追求。

其三,那就是武则天心里过不去的坎儿……

当年,她以皇后身份跟着高宗封禅泰山,祈求上天保佑李唐王朝千秋万代。

如今已经以周代唐,改朝换代,她若再去泰山封禅,祈求上天不再保佑李唐王朝,改成保佑武周王朝,岂不是太过尴尬!

所以干脆打破常规,改封嵩山,和李唐王朝划清界限,顺便抬高一下嵩山的地位。

其四,那就是现实考量。

从洛阳去泰山,要五百多公里的车马劳顿,而到嵩山,却只有几十公里的路程。武则天年事已高,经不起折腾,自然择近选用……

正是在这种种考量之下,武则天选定嵩山封禅。

本来一代女皇,就要革故鼎新,方能彰显革唐为周是上承天运、君权神授……自然要和那些男性君主有所区别。

所以,虽然周真人极力劝阻,说当下并非封禅良机,但是武则天心意已决,丝毫不为所动。

同样,为了避免大臣们的反对聒噪,武则天决定秘密行事,让周真人和武三思、上官婉儿等人先行筹备相关事宜。

毕竟,封禅是大事,建行宫,立祭坛,定礼仪……在这之前有大量的工作要去筹备。

武三思和婉儿不宜长久离宫,嵩山那边就由周真人一手承办。原本还怕周真人忙不过来,如今有了牡丹,也就基本无虞了。

至于牡丹的婚事,武则天并不担心,反正她也跑不掉。

她知道,牡丹和林远青梅竹马,一时半会儿很难改变心意。既然林远已然有婚约在身,倒不如等林远大婚,牡丹无望了,或许才会死心。

不论如何,当前在武则天看来,封禅大典当然是头等大事。

就这样,牡丹总算被准许出宫,于次日和周真人一起赶赴嵩山,筹备封禅大典。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