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五二章 在实践中检验

作者:马鹂黄鹂鸣柳
.read-content*{font-style:normal;font-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cite{dislay:none;visibility:hidden;}

他利用公务空闲的时间,泡在作坊里,自己动手磨豆腐。他手推石磨,把泡好的豆子磨成豆浆,经过点卤成型,入模压制,直到放入锅里,每道工序都是细致入微。他不喜欢卤汁豆腐干的那种随意和张扬,他要做出小巧可以把玩的珍品,一句话,他要做出玉堂的特色。

首先,他把压制成型的豆腐块放入精心调好的料汁里,长时间的浸泡煮制,结果事于愿违,豆腐纷纷起泡走型,与自己的想象相差甚远。

梁圣铭面对着一锅豆腐,陷入了深思,究竟怎样既去掉豆腥味,又要充分地衔进味去,还要保持美观的外形。迷茫中,他又细细地研读了秘笈,以便真正悟出其中的奥窍。秘笈上有一段对于形的解释,曰:形美,忌疾,亦温之。他细细地揣摸这几个字的含义,这里所说的形,是一个广义的形,这里为何用一个“疾”而不用“急”呢?是笔误,还是有更深远的含义?另外,这个“温”字,为何不用一个相对“疾”字更好理解的“稳”或“缓”字呢?难道这都是笔误?

带着这个问题,他走访了豆腐坊的老大们,老大们说,豆腐在点卤的时候容易出现一些小隙,里边含着气,加热后,小隙中的气会膨胀,并且快速地施放出来,因此会走形。

听到这里他终于明白了,豆腐之所以走形冒泡,是加热后气体膨胀的结果,同时他也真正理解了秘笈中的那两个字,根本不是什么笔误,而是一种多种含义带有警醒的字眼。它告诉人们,要想保持形美,不可有过激或者过“疾”的行为,与著名诗人辛弃疾的“疾风知劲草”,有异曲同工之处。“温”,既“稳”和“缓”,但又不全是,它带有“柔”的意思在里边。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zhulang.com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当前用户名: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