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13章 确定首飞时间(3/4)

作者:遥远
假想敌的,那就是为了截击苏联的图-22m3“逆火”战略轰炸机。当时华夏和苏联的关系还没有好转,苏联在远东地区部署的庞大军力就像悬在华夏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随时会挥下来。

这其中以图-22m3“逆火”战略轰炸机的威胁最迫切,这是一种可以以两倍多音速突防的、可以对纵深进行打击的轰炸机,非常恐怖,而它的体型比图-160大型战略轰炸机要小得多,要更灵活,突防能力可以说是世界第一的。

为了应对这种现实威胁,歼-8虽然是高空高速战机,但是已经落后了,急需一种第三代战斗机来应对这样的威胁。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进入90年代后,海湾战争爆发了,一场战争打醒了全世界人,彻底改变了传统战争的形式,定义了现代战争的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10号工程此前的一些设计指标不是落后了,而是性能过剩!

用不了那么高的最大速度!

短板也露出来了,作为第三代战斗机,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对地打击能力,换言之,要具备使用对地攻击武器的能力。此前10号工程的所有设计都是围绕空战展开的。

姚远说,“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按照美国佬的路子走,咱们有咱们的国情。因此我认为应当保留歼-10的空战能力,可以通过改进气动布局保持瞬盘性能和加速性能,通过搭载先进航电系统获得对地打击能力,甚至对海打击能力。宋总,您是气动布局这块的权威。”

宋文松和刘向对视一眼,前者说道,“你说得没错,还是要从国情出发。美国空军的战机体系很完整,他们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咱们不行,必须要优先搞出部队最继续的战机。”

宋总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搞出了歼-10“争气机”,他对现代空战有非常独到的理解,一些理念比美国空军专家的还要超前一些。他是非常务实的科学家,不会为了纸面上的优秀指标而不考虑实际需要。

其实,苏联人早就对现代空战形式会发生转变有所察觉了,所以他们在设计苏-27的时候,放弃了高空高速的设计,转而全力提升机动性,做到了极致,于是说了全球机动性最好的重型战斗机。

因为有着极其辽阔的国土面积,苏联人把苏-27的最大航程也做大了极致,早期型号居然达到了3750公里,后续的改进甚至达到了4000公里,后来更是在后续的改型上加装了受油管。

最恐怖的是,苏联人赋予了苏-27极其强大的改装改进能力,与其说这是一款优秀的重型战斗机,不如说这是一款优秀的重型战斗机平台,在此基础上苏联人发展了一系列后续机型,苏-30、苏-33、苏-34、苏-35……

苏联解体二十年后,俄罗斯人还能依靠出口这款战机赚取数百亿美元,侧面证明了这款战机的成功。

宋文松是仔细研究过苏-27的研发过程的,他不但想到了把歼-10做成一个家族,还想到了未来的外贸。

军机出口走向世界,这是作为一个大国必须要具备的能力。

那么,在设计的时候就免不了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了。

而姚远提出的建议,高度契合了宋文松的个人想法,这是让他感到惊讶的。

姚远转而对刘向说,“刘院士,我想抽掉100名技术人员加强al-31f国产化项目组的力量,不知道程序上能不能通过?”

“哦?科研人员吗?”刘向顿时坐直了,来了兴趣。

姚远微微点头,道,“大部分是参与过al-31发动机研制工作的,有一部分是非常有经验的工人。”

“外籍专家?”刘向马上回过神来。

姚远再一次点头,“是的,有一部分早就是春风科学院的员工了,有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