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 第四节 浅谈法术(3/4)

作者:寒潭水一色
”道教在苇索缚鬼的基础上又想象神将上有铁索可以缚鬼。如赵公明上就左持铁索。在行法中,使用铁索符,并念咒曰:“铁索缚鬼神,地索缚恶人。天师敕旨到,火急便行程。”(《道法会元》卷二三五)在立狱考召时,或用五色丝线象征缚鬼索,具体行法中则以符咒召将前去执行,并且存想鬼被缚住

鬼神附体

又称鬼神附身,简称附体。在法师行持下,使鬼神附淤被催眠者(多数为童子)之体。道教认为正神不会来附人体,附体者必是邪神、鬼魅、精怪,故与民间巫师不同,不使鬼神附於法师自身,而附於他人。凡人家有疾病灾祸发生,每归委於鬼神精邪作怪,须得立狱考召,即考问它们来历,使之畏伏。其时须它们附於人身,借钮附者之口招供。神霄、清微,正一等道派都有此术,具体做法不尽相同,基本过程皆相近。通常选一位童子引入法坛,先行**法,想象将童子魂灵提出顶门,即童子意识被控制后,再发符念咒召神将押邪魅入童子之体,并向天门(西北乾方)吸炁吹向童子,并念附体咒,一次不成再念催附咒。其咒各派所用不同,大致是命令鬼神听律令迷附人体,如一咒云:“唵吽,朱彦速降临。天附地附。地附天附。黑面朱彦,悄裂生魂,飞魂过海,摄附生魂。阳魂不信,速摄其魂疾。附附疾疾。”直至童子心发冷或身体动摇,即表示已经附体。然后进行考召,童子所说便被视作所附鬼神的话。

召劾鬼神

召劾,或作劾召。召,指召致;劾,原义为审决讼案,此指对鬼神查核有无过失,对为祟者加以处罚。早期道教中主要依恃符咒行法,以后愈益完善,形成科范。而且渐次模仿世间刑律,为鬼神世界制定法律,如女青鬼律、酆都黑律等,作为劾治鬼神的依据;又仿世间刑狱制度创立狱考召之法,即建立“天狱”或酆都狱收禁鬼神,拷问刑询。

役使鬼神

指差遣鬼神为自己服役。早期道教多仗符咒行法,后形成各种规范科仪。在较大的法事中,通常要立坛举行斋醮、召将、遣将,以役使之。又,凡道士皆授法箓,箓中所列诸神,认为对其人有卫护之责,也是供其役使的神灵。

酆都禁鬼法

据云能拘禁鬼魂的法术。选夜深人静时设祭犒赏神兵将吏,血酒成雨状,然后掐诀念咒,存想神将前去鬼门中捉贼,稍待一会,如听到有鸟、虫、鸡、犬之声,或有风刮起,炉内香烟倒入、炉内香火作响等兆,就算是神将已押回“鬼贼。”双握成轮形,称为“促法输”,意为不断收缩鬼处空间,念咒:“促天门,归地户,促鬼路,归入门。促万里为千里,促千里为百里,促百里为十里……上参碧落,下透风泉,四方八面,尽皆收到”。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代形及铜钱收魂,念咒:“奉上帝敕捉某鬼魂魄!”收后用掐斗印盖上,再擞去金钱,移动按摩代形,意谓这样能使鬼畏伏,再掐药叉诀,存想将鬼叉人盛有黑水的瓶中,念咒后用纸封瓶口,代表九天罗网罩住,再用绳缚住,双交合在瓶口上,存想有金砖压下,将瓶置於赵公元帅座下,用砖石盖牢。等到全部法事结束,如为人收邪治病痊愈,再将“鬼”发遣。

制魔

指镇制妖魔。灵宝派所传。《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中有“制魔保举,度品南宫”之句,义为元始天尊敕制魔王,让他们保举其人注生籍于南斗之宫。以后演变成道法,将制魔解释成对魔有“制御之法”。其所称魔范围广泛,有天魔、地魔、人魔、鬼魔、神魔、阴魔、阳魔、病魔、妖魔、境魔十大类。认为皆是由于修道行持之士念头不正招致诸魔来试探。如依其法行之,诸魔自为退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