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一零章 乱想三国 六(1/2)

作者:冬神爱笑
王元姬此人,绝对不是一般人,其祖父为当时魏国司徒王朗。而其父则是经学家王肃。作为一个书香世家出来的大家闺秀,王元姬更有着独到的识人眼光。即使是仅仅见了几面,对于钟会这个人,就已经做出了足够的判断。早早就确定了,钟会这个人,一旦受到了足够的重视,有了足够的力量就一定会反叛。

并且司马师之所以身故之后把权利移交给了司马昭而不是其他兄弟,不光因为司马昭是此时最大的长子,更是因为司马昭身后的王元姬。

过去的年代,可能女子的话语权并没有那么大,但枕边风的力量也并不小。而有一个好夫人,可以说是司马昭能够快速的接替整个政权并且快速的适应整个时代,为统一全国奠定的基础,少不了王元姬在背后的支持和一定的出谋划策。

虽然女人不能随意决策这些东西,但也能够为丈夫做出的决策想一些具体的细节。相比于之后祸国的贾南风,王元姬绝对是一个乱世女性的表率。

而司马昭这个人,在三国后期,留下了弑主的名声,而曹髦更是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可事实上,无论是曹芳还是曹髦,其实都有像当年汉献帝一样的举动,打算推翻权臣,自己登基成就大统。而就本人来讲,曹芳个人算是比较差的,也没什么主见,虽然谋反但大致也跟身边的人有关系。

但曹髦这个人就不太一样,大概司马家选择曹髦也是因为曹髦这个人比较聪明,能够看清时势。然而聪明人就是这样,有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次数会更多,毕竟曹髦觉得自己才是曹魏正统,应该有人支持自己。

然而曹髦不知道的是,曹家人也是篡了汉献帝的权,现在这个时代,谁让百姓过得好,才是能统治整个国家的人。而曹髦看不清这一点,就导致了曹髦自己最后的结果是身死车中。

而这一切的执行者,便是儿时玩伴贾充。贾充这个人,既然作为儿时玩伴,自然是了解司马昭的习惯和司马昭的心思,知道司马昭他就算是废帝,也不会这么直接了当,还要纠结很久,又要组织禅让。

但在这样的一个乱世之下,做这样的举动无疑就会浪费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与其是这样子,不如直接选择弑君。当然,这个让司马昭背负了这么多年的误解,也是一种无奈。

司马家族的人,从一开始就想篡权的话,是绝对不会选择最强大的曹魏来进行的,毕竟越弱小的家族,才越好控制。而当时曹魏正值鼎盛,曹丕曹叡都是值得辅佐的明君。所以司马家族才会选择去出世辅佐,准备一通河山。之后会怎样,可以再做考虑。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曹魏的统治者越发昏庸无能。对于统一的事情也是越发的不上心,司马家族的人看着本来都能过上幸福生活的人民们,在持续的战火当中,生存越发困难。而统治阶级却越发铺张浪费,苛捐杂税日益严重,这才让司马家族不得不担起这个重担,架空曹魏皇帝的权利。而废帝,弑君,其实也就是为了自己在处理乱局之时,能够减少这些有可能乱起来的局势,减少自己后方给自己带来的压力。

不过无论是司马懿,还是司马师和司马昭,在当时那个年代,都是有抱负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所以某些时候,这些事情做起来,可能让人觉得是不符合当时那种道德标准的。

毕竟当时汉末,当官的第一步,是由百姓推举孝廉,之后才有可能被人注意,才能入朝做官。可随着乱世的开始,这种人才制度已经变得可有可无,而只能选择从自己的家族当中选择比较聪明的人,来进行人才筛选。但一般能够接收推举的,就只有士族。士族一般就是指的大家族,也就是说这一个大家族的亲戚当中掌握一地或者一朝的力量。但既然是亲戚,自然是有感情的,也就会产生一定的问题。

这就是士族力量和皇权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