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零九章 乱想三国 五(1/2)

作者:冬神爱笑
而曹爽软禁郭太后的举动,以及之后吃穿用度自比皇帝,纵容手下挥霍无度,一时之间朝野上下全部都要按照曹爽的安排进行。

而这一切,都在司马家人的眼中看着,虽然司马懿受到排挤在家称病不出,可司马懿一直在想着一件事,那就是让曹爽名正言顺的下台。

再积累了足够的怨言之后,司马懿趁着曹爽祭拜祖先的时候,发动了正始之变,先劝慰曹爽交出兵权,之后诛杀曹爽三族。

无论是怎样的一番斗争,但曹魏集团内部曹姓的将军,就此断档,就连夏侯渊的儿子,看到如此情况,也是早早的投降蜀汉。要知道离夏侯霸父亲死于定军山,在黄忠手下折戟时,也就过去了不到三十年。曾经励志复仇的夏侯霸看到曹魏内部的情况,都不得不害怕司马家族及其势力。可想而知的是,整个曹家势力所掌握曹魏多大的权利,也就能够很清楚的看明白,虽然名曹魏,但事实上已经是由司马家掌控一切了。

不过这一切,司马昭这个人,应该只算是个看客,但司马懿身上的杰出军事才能,司马昭继承的很好。所以对于曹爽的风格,其实司马昭也是十分厌烦的,毕竟当时大将军曹爽伐蜀,而司马昭就是征蜀将军,这一次失败的伐蜀计划,让司马昭也是看在眼里。

而曹叡在位的时候,兴起了一种奢侈之风,而司马昭却免除当地苛捐杂税,这让司马昭执政地的百姓非常高兴。也不得不说的是,司马昭在前期的时候,脑子灵活且对百姓很好。

而伐蜀时期的司马昭,算是整个曹魏集团当中,战术比较明确的一人,同时却也并没有太多的野心去做一些什么事,只是为了保障自己的战友和自己的百姓能够安定。

而司马懿死后,由其兄长司马师掌管曹魏军政大权之时,其实司马昭也是很尊敬其兄长。其实司马昭和刘禅的性格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但司马昭这个人有些随遇而安的意思,但碰到事情的时候却又冷静的可怕,相对于司马师那种军纪严明不苟言笑,司马昭倒是能够比较乐天的处事,但也能够快速的做出决断且眼光毒辣。

并且司马昭有一玩伴也是非常有头脑的,那就是之后的贾充。不过年龄相仿的两人在之前,应该算是很不错的玩伴。

而与他们同龄的人,也不得不说还有一位,那就是诸葛诞。诸葛诞与东吴的诸葛瑾以及蜀汉的诸葛亮,算是同族,不过就从称号上,也能大致的判断这人的差距。《世说新语》:诸葛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当然,诸葛瑾的后人其实也不咋样,不过诸葛诞,则更是不行。首先战略眼光不行,其次临场指挥也不太行,而且识人的能力也不怎么样。

要知道魏蜀吴三国,无论战争胜负,曹魏的国力一直算是最强的。而司马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西方防御着蜀汉的数次北伐,基本上有来有回但也不算消耗过大。而诸葛诞则是一直倾向于东南方的孙吴方向。

也不得不说的是,虽然曹魏的大将军曹爽被诛,可总有忠心与曹魏的人,想要起兵造反,来营救魏国幼年皇帝曹芳。这就好像是当年其他人做的差不多,都想要借着一些理由,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过最终祸乱的不是别人,而是本国的百姓,本国的士兵。

先有太尉王凌计划起兵推翻司马懿,却又另立皇帝曹彪为魏国皇帝,这个心思到底是什么样,大概谁都能看明白。毕竟无论是曹芳还是曹爽,以及司马懿都是魏帝曹叡留下的遗诏,这些从过去来说,才是正统。然而王凌的行为更像是之前的董卓。可惜事情败露,被司马懿讨伐。

而诸葛诞就在这个王凌被讨伐的阶段,被司马懿任命为镇东将军,登上了这个与名声匹配的舞台。转年而来,诸葛诞看东吴有筑城动作,以为是吴国要进攻,自然提议趁对方落足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