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盲目飞行(二)(2/4)

作者:笨鸟
1分也没有啊?

还有的飞行员暗舱仪表带飞时甚至还发生了晕机症,在空中当场就呕吐起来了。后来只好打开暗舱罩,才停止呕吐,症状得到少许缓解,勉强还能够再继续扣上暗舱罩操控飞机,把这个起落飞完。所以,一时间竟有个别飞行员见“罩”就晕,谈“罩”色变。

其实也难怪,这毕竟是在我们对蓝天还只是一知半解、飞行尚处于初级阶段的情况下,有生以来刚开始被蒙上“眼睛”飞仪表。忐忑不安地坐在不说是黑咕隆咚但的确是看不到任何外界景物的狭小座舱里面,驾着最高时速上千公里的风驰电掣般的战机,飞行状态复杂,变化频繁剧烈,左右倾斜最大时有60度,俯冲和跃升角能达到30度,1秒钟之内就能升降数百米的高度!还真有点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感觉。而且还是骑着一匹烈马,动不动就要尥蹶子,发脾气狂奔起来。在冷汗直淌之余,在心跳加速之时,终于明白为什么要管暗舱仪表飞行叫“盲目飞行”了。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还好,值得欣慰的是,我经过了这么个上来就是下马威之后,非但没有被吓到,反而是激起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和更为强烈的征服**。心动不如行动,决心、信心最终还得靠用心、苦心再加恒心。于是,在大、中队干部以及带教教员的帮助下,我深入思考和全面分析原因教训,深刻认识到了注意力分配的极端重要性,这才是能不能飞好暗舱仪表的前提条件和关键所在。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便抓紧时间集中精力做了两件事:首先是研究确立我个人的暗舱仪表飞行注意力分配方法;其次是反复练习并熟练掌握和运用这种方法。虽然大、中队干部在地面准备时就教了我们暗舱仪表飞行的一些注意力分配方法,但是我个人感到一是有些地方并不是不太科学,二是不适合我自己的特点和习惯。飞行技术这个东西很有意思,也很微妙,很多地方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员没办法完全讲透,学员也没办法彻底领悟。要在具备一定天赋的基础上,再靠个人琢磨和总结,才能飞好飞精。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套东西才行。比如,我们大队长在跟我们讲到写技术总结的时候,绘声绘色地用并拢着五指的右手也就是飞行员习惯的那种代表飞机的手型,如临其境地使劲比划着他个人对高空复杂特技的体会:“俯冲退出时扪住劲使劲一拉,我就会感到飞机就这么一‘贴’,再一看载荷表,正好6个!”这一个“贴”字就是他个人的感受感悟,也就是他对超音速情况下6个过载的能量感觉的经验积累。别人也许都没有,都是别的感觉,但对他却就是好使、管用,胜过万语千言的这个理论那个理论。能让他把难度很大、许多飞行员都飞不好甚至摔了飞机的高空特技飞好了。

教员干部教我们的注意力分配方法主要有三种,有长方形的,有横8字形的,还有太阳辐射形的。这些具体到每一个飞行员来说,你只能用其中的一种,因为你能把一种用好就已经很不错了。我认真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劣,感到还是以地平仪为中心的太阳辐射形注意力分配方法最科学,地平仪号称是“仪表之王”,抓住了它就是抓住了核心,就能够突出重点,全面兼顾,高效便捷。得!就是它了,我就决定用这一种方法了。

在使用上这种注意力分配方法后,我又发现教员干部教的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比如过于笼统,没有区分各个动作、各个阶段的不同之处,特点不清楚,重点不突出,没有把有限的注意力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最需要的时候。为此,我便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把《训练大纲》规定的暗舱仪表练习几个需要在空域里面做的动作,诸如盘旋、俯冲、上升转弯、跃升等逐个进行分解,基本分成进入、保持、改出三个阶段,同时也相应地把这些动作的注意力分配分成三大类:进入阶段一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