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个考起落(2/18)

作者:笨鸟
砺,还有东南阴雨酷暑的浸淫侵蚀,更有东北冰雪严寒的无情摧残,但却仍是历历在目,历久弥新,宛若昨日一般,清楚明晰,依旧会让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自然感慨万千,难免唏嘘不已。因为那是一件骄傲的军营往事,那是一首自豪的青春壮歌,那更是一段精彩的生命旅程。

那时,我还是西北戈壁大漠深处那所著名的老航校高教团的一名飞行学员,学员训练大纲也飞得接近尾声了。如果当时不是学校要集中精力准备20年飞行安全庆典,以及恰巧赶上解放军百万大裁军,连航空兵作战部队的飞行员都过剩,不像以前那么亟需补充新飞行员的的话,我们应该已经航校毕业分到作战部队,成为一名战斗员了。虽然临近毕业,高教机课目训练也飞到最后一两个课目,大家却反而特别关注起最初飞的第一个课目也就是起落航线来了。主要原因一是毕业技术考核,就是要考起落、仪表、特技、编队四大基础课目,起落是其中之一。考试课目配套分成起落和特技、仪表和编队两组,每个学员要考其中的一组两个课目。把考核课目如此配套分组是特意的,因为起落和特技的技术难度更大一些,会安排技术好一些的学员去考。而航校飞的仪表不像作战部队飞的暗舱仪表难度那么大,而且还要带穿云图,到近距导航台开罩,一次着陆成功,航校飞的是明舱仪表,不带暗舱罩,也不加挂穿云图,只是到空域里面飞几个相对简单的动作而已。编队呢,主要评分项目是按照间隔、距离、高度差,具体数据长机说多少就是多少,又不能拿尺子去量,所以指标也不够硬,好对付。起落和特技就不同了,特技本身难度就要相对大了许多,都是中空复杂特技动作,滚转、偏转和翻转,接近飞机的极限性能,对飞行员的技术要求是很高的;起落航线别看对飞行员来讲谁都会飞,但飞好飞坏可就区别大了去了,有的飞行员飞到老了也没能把起落飞好。另外,起落航线最远的地方离机场不到10公里,从起飞到着陆,整个过程只要是在机场的人都能看得到,就在眼皮子底下,好坏一目了然。部队来接毕业学员的考核组成员,不管是不是飞行干部,都能看到考起落的学员技术究竟怎么样,你糊弄不了他。所以,综合起来说,起落是四个技术考核课目里面最难考的,大家对此也就格外关注起来。二是我们这批学员还赶上了另外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要用歼五考起落,之前的几批学员都是只飞歼教五只考歼教五。我们这批飞行学员到了高教团之后,团里接了十几架作战部队淘汰下来的歼五飞机,再加上解放军百万大裁军部队飞行员过剩造成我们在航校的时间长,不急着毕业,有着充裕的时间,所以就了改装歼五的计划。其实也只是简单的体会飞行,不过几个起落、特技和仪表而已。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团长连这简单的体会都不想组织,一直在有意拖延,就想着最后如何把它拖黄掉。后来校长发现了这个问题,明确作出指示:”这批学员必须要飞歼五,并且毕业技术考核时就用歼五考起落!”校长这是一个高招,他怕团长糊弄他,应付差事,不认真组织我们改装歼五,所以特意要求要用歼五考起落,让你不光要组织,而且还必须得认认真真地组织。这下团长一看实在是再也蹭不过去了,只好赶紧开始组织我们的歼五改装。一时间就把起落尤其是歼五的起落给突出出来了,成了我们毕业前团和大队组织训练、教员学员技术研究的重中之重。

歼五是我国仿制前苏联的米格-17Ф(米格-17f)自行研制生产的单座单发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歼五为我军开拓了喷气战斗机的先河,打下了我军驾驭喷气战斗机的基础。1956年,歼五原型机首次试飞成功,并参加了1956年国庆大典。歼五屡建战功,1958年7月至10月击落来犯的2架f-84g和6架f-86f,其他战例无数。颇具传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