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5章 潼关失守(2/2)

作者:几座山
后,边令诚带着一百名陌刀手宣读了处死高仙芝的旨意。

高仙芝急道:“我退兵是有罪,死罪我不敢否认。但认为我偷偷克扣赏赐和军粮则是诬蔑。上有天、下有地,兵将都在这里,你难道不知?”又回头对兵士们道:“我如果克扣了军饷,你们可以直言,如果没有,你们直管冤枉。”全军将士都哭喊道:“冤枉!冤枉!......”喊声动地。只是圣命难为,高仙芝临死前看着封常清的尸体哭嚎道:“兄弟呀!您是我提拔的将领,我现和你一起死,这难道是命吗?”

高仙芝和封常清被处死,极大的动摇了军心,全军将士感念二将的忠诚,又愤恨于朝廷腐败,老皇帝昏聩无能,将士们互相搀扶着,嚎啕大哭,一时间哭声震天动地。

完了,一切都完了!李隆基无疑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可谓自掘坟墓。他把据守潼关,等李峥归来后一举平叛的正确战略放弃了,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大势已去,满朝震惊。然而,不断有西线的情报传来,说李峥军已经深入到吐蕃东女国之地,战况不明,且那里距长安遥远,恐怕李峥是赶不回来了。

李隆基闻听,已经没有了怒气,只呆呆地坐回到龙椅上,愣怔良久,只道:“快召陈玄礼杨国忠入朝觐见......”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很多事情并未因李峥的到来而改变,顶多只是发生了微调而已。在真正的安史之乱中,被迫出潼关,被诱至灵宝中了埋伏而大败的将领也不是高仙芝和封常清,而是哥舒翰。叛军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歼敌的人数也远不止四万。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李隆基急召心腹朝臣议事,定下了出逃的方案。与真实历史不同的是,李隆基仍然对李峥抱有希望,他的出逃只是暂避叛军锋芒,以求保全皇家人口的性命。所以他选择了向李峥的地盘蜀郡的方向跑,跑到哪算哪,只等李峥班师回朝便可一举歼灭叛军,他再带上原班人马回来主政。

唯独不放心的是自己犯下了这样滔天的错误,李峥知道后会不会勃然大怒,直接废掉自己这个皇帝?

高仙芝和封常清战败,安禄山闻听大笑:“潼关天险已无险可言了,现在当务之急是大军齐集,立刻踏平潼关,杀进长安去,一定要找到李隆基,把李家人全部抄斩,不给李唐一点翻身的机会。”

此时的长安城,已陷入到一片恐慌之中。

正是由于李峥的到来,哥舒翰也躲过了一劫。但是,高仙芝和封常清被赐死确是真实存在的。而李隆基预料到长安会失陷,准备出逃也是天理所注定的事。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