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0章 王延钧受封闽王(2/3)

作者:飘云千里
盘。杨行密虽然已死,但杨渥仍然控制着淮南、江西一带,是朱温南下江南的头号阻挡者。在朱温的西南边,则是割据四川的王建和占据凤翔的李茂贞。

朱温的梁朝四面受敌,日子很不好过。要同时对付这么多邻居,自然不能单打独斗。寻找帮手是朱温的必然选择,南方那些弱小的藩镇都成了朱温热衷寻找的盟友。

割据浙东的吴越王钱镠、占据湖南的楚王马殷、控制岭南的刘岩都成了朱温的小弟,他们主要目的是牵制淮南杨氏。王审知也顺应潮流加入了朱温这边。开平三年八月,淮南杨氏为了破坏朱温的合围阴谋,也向王审知派遣了使者,试图和王审知搞好关系。此时淮南杨氏的领导是杨隆演,徐温成了淮南的实际掌权者。原本这是徐温瓦解朱温联盟的一步妙棋,但由于使者的问题,导致弄巧成拙。

徐温派往福建的使者叫张知远,他到了福建以后,举止傲慢、态度嚣张。王审知大怒,直接把张使者斩首。王审知和淮南吴国的关系彻底恶化,完全没有好转的可能。

和淮南的关系闹僵了,那么必须和另外几位邻居搞好外交关系。贞明二年冬,王审知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钱镠的儿子钱传珦,双方结为儿女亲家,从此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和平共处。

王审知让二儿子王延钧娶了刘隐的儿女刘华为妻,福建闽国和岭南正式确立了友好关系。双方边境变得异常宁静详和,除了后来爆发过一次小规模的战争之外,再无任何战火侵袭。

福建五大州福、建、泉、漳、汀的刺史职位,除了汀州之外,基本上由王氏家族的成员担任。王潮虽然很牛,但他的儿子们却偏偏都是庸材,于是把接力棒交给了弟弟王审知。

王审知也有很多儿子,有王延翰、王延钧、王延喜、王延望、王延宗、王延武、王延羲和王延政等人。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位养子,名叫王延稟。

王审知的二哥王审邽不热衷于权利争斗,常期在泉州担任刺史,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王审知没有亏待这位兄长,在天复二年,要求唐朝册封王审邽为左仆射、开国候、威武军节度副使、司空、司徒等高官厚爵。王审邽有三个儿子,分别是王延彬、王延美、王延武。

王审知还有两位堂弟,是王彦复和王想,是跟随王氏兄弟出生入死、征战沙场的搭档。对于兄弟、儿子、养子和侄子们,王审知统统委以重任。毕竟都是自家人,哪怕出现些问题,毕竟也是王家的人坐江山,江山不会落到旁人手中。

同光三年五月,王审知任命王延翰代理自己全权处理福建的军政事务。十二月,王审知在执掌福建二十九年后病逝,年六十四岁。闽国的第一代领导人王审知已经仙去,福建的军政大权交给你王审知的长子王延翰。已经死去的王审知无法预料,随着王延翰的继位,标志着福建内乱开始。

天成二年,后唐皇帝李嗣源正式册封王延钧为福建威武军节度使、守中书令、琅琊王。狂妄自大的结果就是自取灭亡,王延钧很清楚,因为他的兄长王延翰就是犯了狂妄自大的错误。王延翰虽然臣服后唐,但后来又自立为王,完全不把后唐王朝放在眼中。

王延钧知道以闽国的实事实力,对外最好先装装孙子。装孙子虽然面子上很难看,却很实用,可以永保国家的和平。天成二年十一月,王延钧再次向后唐王朝派遣进贡使者团,进贡犀牛、香药、海味等多种珍稀物品。

频繁的进贡自然会得到回报,天成三年七月,李嗣源派使者吏部侍郎裴羽、左散骑常侍陆崇来到闽国,册封王延钧为闽王。王延钧以十分谦恭臣服的态度对待中原王朝后唐,自然和后唐的关系搞得非常融洽。和周边邻居的关系,也相处得不错。

虽说闽国曾经和南汉国发生过冲突,但冲突最终没有扩大,双方的边境很快又恢复了平静。王延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