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08,改土归流(2/3)

作者:笑谈正说
了钱也不乱花。“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他在工作方面非常勤奋非常敬业。有人统计,他每天批示文字平均八千字。在勤政方面,也就朱元璋能和他有一比。

皇帝勤政,大臣自然也不敢怠慢。雍正亲自批阅奏折,谁敢糊弄雍正,便会遭到问责。

清军在布隆吉尔筑城防御青海的蒙古人。负责西北防务的大将军年羹尧上奏雍正,称名将之孙赵之坛愿意捐款一万两白银帮助清军筑城。赵之坛想通过捐银谋求知府的职位。

雍正批示,赵家亏空还没补齐,怎么能够捐官?关于布隆吉尔筑城捐银的事我之前已经有过批示,内阁怎么没有传达?

雍正批评内阁“何至玩忽如此?”

雍正即位第二年爆发青海蒙古人叛乱。清朝册封的蒙古亲王罗卜藏丹津组织青海各部宣布独立。

青海原是吐蕃人的地盘。吐蕃因为内乱分裂为四部:前藏、后藏、青海、喀木。青海和喀木后来被瓦剌人占领。

瓦剌是明朝的称呼,到清朝被称为卫拉特。卫拉特有一个来自漠北的加盟部落和硕特。它在瓦剌没落后逐渐崛起成为卫拉特的盟主。西藏也受它的控制。

康熙末年,准噶尔入侵西藏。清军在和硕特的帮助下进军西藏,赶走准噶尔。

和硕特希望清廷允许它接管西藏,被清廷拒绝。清廷派驻官员接管西藏。清军以协防为由驻军拉萨。和硕特首领罗卜藏丹津大怒,起兵叛乱。

雍正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让他帅军讨伐罗卜藏丹津。

年羹尧率领六千清军和两万内附的蒙古军进军青海。

罗卜藏丹津率领20万军队迎战。

罗卜藏丹津军队虽多但没有清军装备精良。清军依靠火枪火炮击垮了罗卜藏丹津,占领了青海。罗卜藏丹津逃往伊犁投奔准噶尔。

雍正派驻大臣接管了青海。

雍正不再设王而是改设扎萨克,也就是旗长。雍正把青海蒙古人分为29个旗。每个旗找一个蒙古人担任扎萨克。扎萨克接受清廷任命和管理,代表清廷管理旗内事务。虽然仍然保留了一部分自治权,但相比罗卜藏丹津时期,青海蒙古人已经直接受控于清廷管理之下。后来青海的自主权逐渐缩小,最终归于中原政权的统一管理。

随后,雍正又在拉萨设衙门直接管理西藏。西藏由高度自治转为有限自治。青藏高原从此成为中国版图实实在在的一部分。

在搞定青海、西藏之后,雍正开始处理西南少数民族问题。西南少数民族实力较弱,雍正连有限自治权都不想给他们。雍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

所谓改土归流,就是改土司制为流官制,说白了就是取消民族自治纳入政府统一管辖。流官就是政府派遣的有任期的官员。而土司是当地少数民族世袭的部落首领。

历朝历代的汉人政权对少数民族的政策都是以民族自治为主。只要你承认我是老大,归顺于我,不跟我捣乱,你爱干嘛干嘛。我不干涉你的内部事务。

汉人是农耕民族,对于无法开展农耕的土地不稀罕。汉人政权自认为是天朝王国,文化高人一等,对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比较歧视,比较排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愿吸收少数民族加入中国大家庭。通常委任当地部落首领为官,代中原政府管理当地事务,用现在话讲就是实行高度的民族自治政策。

另外这也跟国力或者管理能力有关。国力不济或者鞭长莫及,政府也通常会选择民族自治方式管理边疆少数民族。

满清人跟汉人的想法不一样。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少数民族,不会歧视少数民族。他每打下一块地盘就尽可能实行有效控制,该驻军驻军,该派官派官,把这块地盘和人民并入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