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51,南坡之变(2/3)

作者:笑谈正说
臣宣布拥戴忽必烈的长子长孙也孙铁木儿为帝。他们之所以没立海山的儿子,是因为政变首领和海山有杀父之仇。他们之所以拥立也孙铁木儿,是因为他根红苗正。忽必烈的长子长孙的身份容易被朝里朝外接受。也孙铁木儿生在草原长在草原,从没受到过汉文化的影响。让他当皇上会得到希望保持蒙古传统的守旧派的欢迎。

从仁宗以来出现的汉化倾向让党内的老同志忧心忡忡,担心江山变色。也孙铁木儿一句汉话都不会说,这当然会让他们感到放心。

总之,政变分子弑君另立并没有遭到党内外的抵制。满朝文武没一个替硕德八剌鸣不平。

朝中原本就不支持硕德八剌继承皇位,认为仁宗没有按约定把皇位传给海山的儿子,这事做得不对。另外硕德八剌做了三年皇帝,有两年因为财政困难取消了年终分红。剩下的那一年也只是意思意思。大家虽然嘴上谢赏,心里却在骂娘。硕德八剌清洗铁木迭儿一派的同时为了压缩财政开支裁减冗官,搞得人人自危。硕德八剌之死倒是遂了广大干部的心愿。

也孙铁木儿被从漠北接来登极坐殿。

他宣告登基的诏书写得非常有趣,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份大白话的登基诏书。

他说:我是“薛禅皇帝可怜见嫡孙”,“今我的侄皇帝生天了也么道,众人商量着:大位次不宜久虚,惟我是薛禅皇帝嫡派”,“从着众人的心,九月初四日,于成吉思皇帝的大斡耳朵里,大位次里坐了也。”

也孙铁木儿不会说汉话,以蒙语发诏书,然后让人翻译成汉话。翻译大概是跟元曲学的汉语,把这么严肃的诏书翻译得跟元曲对白似的,令人莞尔不禁。

顺便说一句,与唐诗宋词相比,元朝著名的是元曲,也就是有唱念做打的戏曲。文人不能通过科举考取功名,也不愿替蒙古人做事,转而利用所学自娱自乐,创作了很多戏曲。最著名的元曲作家当属关汉卿。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戏曲的目标人群是普通百姓,所以戏文都是采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

平常老百姓说的都是白话文。文言文属于书面用语,只有写文章才用到。文人包括皇帝百官平常唠嗑也是说白话文。皇帝文化程度不高,亲手诏书或口谕可能会用白话文。但正式诏书,尤其是像登基公告这么重要的诏书,一定是要用文言文来写。皇帝的诏书有专门的写作班子负责,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也孙铁木儿身边也有一个写作班子,但是用蒙语写作。蒙语诏书写好后交给翻译班子翻译成汉语。翻译对皇帝的诏书不敢使用意译而使用直译。按照蒙语的语法顺序逐词逐字翻译出来就是这么一个啼笑皆非的东西,就像网络翻译机直译英文闹出的笑话。

直译很难体现文采。但太没文采也让人笑话。

元朝皇帝给寺庙下了一道圣旨。和尚把它刻到石碑上,现在依然留存。

圣旨是这么写的:但属寺家的水土、园林、碾磨、店铺、解典库、浴堂、人口头疋,不拣甚么,不拣是谁,休倚气力夺要者。更这和尚每道有圣旨么道,没体例的勾当休做者。做呵,他每不怕那甚么!圣旨俺的。鼠儿年三月十三日,大都有时分写来。

圣旨的意思是:凡寺庙财产,不论什么,谁也不能仗势侵夺。和尚也不得自恃持有圣旨,做违法乱纪之事。如敢做,他们岂不知畏惧!钦此!某年某月某日,写于大都。

蒙古人重武轻文,不重视什么文采,说明白就得。不仅是汉文诏书,就是蒙文原文也谈不上文采。

蒙古人之前没有文字,到了成吉思汗时代才有了文字,还是仿造回鹘文的。忽必烈在位时让国师八思巴借鉴藏文重新改造了蒙文。蒙古人有文字的历史非常短。

文字都是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刚创造的,哪里会有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