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21,雁门关之围(2/3)

作者:笑谈正说
过了段时间,隋炀帝问起反贼的事。宇文述说:“渐少”。隋炀帝问渐少是多少?宇文述说,不到原先的十分之一。隋炀帝很高兴。隋炀帝看到苏威往大殿柱子后面躲,就把他叫过来问同样的问题。苏威说我不负责军事,的确不知道现在反贼有多少,只知道反贼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隋炀帝听了非常不悦。

后来隋炀帝又提起讨伐高丽的事,决定再次征兵。苏威想让隋炀帝知道国内变乱的严重性,又不敢明说,建议隋炀帝赦免各地变民,让变民戴罪立功去打高丽。苏威说只要你下令赦免变民就能立马得到几十万军队,暗示国内现在有变民几十万。

隋炀帝吓了一跳。等苏威走后,他问御史大夫裴蕴:反贼这么多吗?裴蕴善于逢迎,说哪有那么多反贼。苏威吓唬你呢。隋炀帝大怒,将苏威下狱治罪,撤职为民。

实际上,苏威说有变民几十万还是说少了呢。山东一地就有几十万变民。全国变民百万都不止。

宇文述劝隋炀帝南巡。因为北方变民太多了,很难瞒住隋炀帝,而江南相对好一些。

隋炀帝于是起驾南巡。

大臣们不同意隋炀帝南巡,担心他不在北方坐镇并且带走军队会使北方一发不可收拾。但谁也不敢劝他。苏威只是暗示他一下就被下狱,谁还敢触这个霉头?

不过还真有不怕死的劝他不要去江南,警告他如果一意孤行可能会丢掉天下。隋炀帝大怒,下令处死那个人。

隋炀帝如愿启程去了江南。他这一去果真就再也没有机会回来。

隋炀帝当时并不知道此行是走上不归路。他临行给留守的嫔妃宫女题诗留念:“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色在,离别只今年”。意思是说我梦见江南,怀念起江南美景、吴侬软语,便想去江南转转。北伐辽东也是偶然起兴,想去教训教训不知好歹的高丽棒子。但只要你们这些佳丽在家等着我,甭管是南巡还是北伐我都会很快回来。这首诗让人联想起一首歌的歌词“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但实际上,隋炀帝再也没能见到他的这些佳丽。

隋炀帝做事太过随心所欲,想起一出是一出,不仅南巡北伐如此,开运河、修洛阳、通西域也如此。如果他能列出一个计划书、时间表,按部就班量力而行,也不至于落得灭国亡身的地步。

一路上如何扰民暂且不说,单说隋炀帝到了江都,传旨召见各地省一级的军政干部。这些人来见隋炀帝时都照老规矩带着一个礼单。隋炀帝根据礼物的多少判断官员的能力高低,决定官员的升迁。

隋炀帝倒不一定是财迷,象现在贪官似地见钱眼开,谁给的钱多就提拔谁。他是根据礼物的多寡推算这个官员辖地的经济状况,跟现在某些地方单以高低论英雄一样。

隋炀帝自以为聪明的考核办法,使得各省市搜刮成风,砸锅卖铁也要放卫星。当然了,砸的是百姓的锅,卖的是百姓的铁。百姓为了这些贡品被迫预交了3年的租赋。

“民外为盗贼所掠,内为郡县所贼”。官匪双管齐下,搜刮百姓。俗话说:官如梳,匪如篦。当梳子梳过,箅子箅过之后,百姓连个虱子都剩不下。“民始采树皮叶,或捣藁为末,或煮土而食之,诸物皆尽,乃自相食”。百姓实在活不下去只好铤而走险加入“盗贼”行列。

隋炀帝走后,北方的局势开始急转直下。

北方原本就有王薄、朱粲等数支十万级的变民队伍。在隋炀帝走后又增加了瓦岗军、窦建德等后起之秀。

王薄在山东活动,以长白山为根据地。他起事比较早,拥兵十几万。他然两次败在隋朝名将张须陀手下,但很快又东山再起。

朱粲在荆州、沔阳一带活动。他是个吃人魔王,所过之处再不见人烟。百姓不是被他吃了就是被他杀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