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68,东晋灭成汉(2/3)

作者:笑谈正说
李雄的这帮儿子们不服。李雄的俩儿子李越和李期谋杀了李班。李越拥立李期为帝,自任相国、大将军。

李期篡位上台,总担心皇位不稳,开始清洗对他的皇位有威胁的人。首当其冲的是李氏王族。李期的堂叔李寿不肯束手待毙,率军袭击成都,杀了李越,囚禁了李期。

李寿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汉。所以陈国后来又被叫做成汉。

李寿接到石虎来信,约他夹击东晋平分江南。李寿大喜,立即开始建造舰船,囤积粮草,准备顺江而下进攻东晋。

大臣们都劝他不要跟后赵合作。打下东晋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以我们的实力,根本不是后赵的对手,到头来不是向后赵称臣就是被后赵所灭。我们还不如联合东晋一起对抗后赵。

大家都泼冷水。李寿于是暂时摁下联赵攻晋的念头。

不久,李寿得病而死。太子李势继位。李势没儿子,旋即引发储君夺位之乱。联赵攻晋的事自然就没人再提了。

公元342年,晋成帝病死。他的弟弟司马岳继位,即晋康帝。

晋成帝有俩儿子,但都在襁褓之中。大臣庾冰劝晋成帝乱世宜立长君。晋成帝接受了庾冰的建议,立自己的胞弟为皇太弟。

庾冰是庾亮的弟弟。当时庾亮已经死了。晋惠帝即位后,庾冰以国舅的身份出任辅政大臣。

庾冰坐镇京都执政,令自己的弟弟庾翼为将在外统兵。

庾翼热衷北伐恢复失土。庾冰掌控朝廷大权,支持庾翼北伐。庾翼于是跟慕容皝联系,约定好日期进攻中原,同时也联络了凉州,让凉州的张骏出兵配合。

庾翼率军在襄阳集结,派手下大将桓温进驻临淮(江苏淮安盱眙县)。庾冰亲率后备军进驻武昌。

就在大军准备发动之际,晋惠帝病倒了。庾冰马上叫停北伐计划,回朝准备后事。庾冰建议立皇叔司马昱[y]为太叔。大臣何充建议立晋康帝的儿子司马聃为太子。司马聃此时还不满周岁,正在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庾冰认为还是立长君比较好。晋康帝最终采纳何充的意见,立自己的儿子司马聃为太子,让母亲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

公元344年,晋康帝病死。太后怀抱太子司马聃即位。

太后重用何充,排斥庾冰。庾冰郁郁而终。

第二年,庾翼背上长了一个大疮,也死了。庾翼死时请求朝廷让自己的儿子接替自己。何充不同意,任命桓温接掌军权。

桓温也主张北伐。不过他的想法跟庾冰稍有不同,希望先拿下成汉,解决了后顾之忧再去打后赵。

成汉因为内战和饥荒国力衰弱。成汉皇帝李势不得人心。军民人心涣散,不愿为李势卖命。桓温认为这是袭击成汉的好时机。

公元347年,桓温率领水军逆江而上杀入巴蜀。

成汉守备懈怠。桓温长驱直入杀到青衣(四川乐山),然后弃舟登岸直插成都。李势得到消息急派大军堵截。结果成汉军在长江北岸设伏,而晋军从长江南岸过去,成汉军扑了一个空。成汉军赶紧渡江去追。晋军这时已经到达彭模(四川眉山彭山县南)。

桓温留下辎重,留一部分人阻击追兵,自己率领一支精兵奔袭成都。

孤军深入本是兵家大忌,桓温却偏要豪赌一把。拿下成都还则罢了,拿不下成都就会被人家前后夹击包了饺子。

李势派军阻截桓温被桓温击败。桓温眨眼便杀到成都城下。

李势倾城而出与桓温决战。桓温兵少并且疲惫,在作战中处于劣势。前军已呈败象步步后退。成汉军的流箭已能射到桓温马前。桓温大惊急令鸣金收兵。传令官见主帅慌张,自己更慌张,把撤退的鼓点敲成了进攻的鼓点。鼓声响起,三军闻声冒着箭雨往前冲。桓温只得将错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