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13章 目标郾城(2/4)

作者:浙东匹夫
知道,游戏里“铁甲骑兵”这个兵种主要就是塞琉古人和帕提亚人比较强(匈奴人后裔的本都王国设定也有铁甲骑兵,但属性比另两个正牌国家弱)

塞琉古人的地盘位于小亚细亚靠近希腊,他们的铁甲骑兵后来就进化成了东罗马/拜占庭的甲胄骑兵。

帕提亚人的铁甲骑兵则是随着帕提亚帝国的灭亡渐渐消失了——而现在刘备军中铁甲骑兵的马铠升级,显然是来自于帕提亚帝国招募工匠的设计。

刘备阵营不缺钢铁,倒是锻造加工的产能稍微有点缺,但比曹操也是富裕得多了。

之前不弄悬挂式金属马铠,主要是不知道怎么设计结构才能避免限制马腿的活动、妨碍机动性。另外就是之前的马匹体格普遍也不够强,扛不住重点部位的铁甲防护。

现在既有了帕提亚帝国工匠的设计,也有了数年的西域贸易引进改良马种,用更多带有中亚和阿拉伯马血统的品种,繁殖出了驮力和冲刺能力更强的马群,才能凑几千铁马铠。

除了这八千骑兵,刘备的随驾亲军里剩下的一万二步兵质量当然也不差,基本上都是从北伐关中之前起就跟着刘备的老兵,算算至少是八年的参军资历、作战经验了。

装备方面,一万两千步兵里配了两个陷阵营、四个神臂弩营,这部分加起来就五千人了,剩下的则是胸甲长枪兵为主,灌钢超长四棱锥枪,还配包铁塔状大盾。

最后还有一部分技术兵种,包括战车和骆驼——当然了,战车这种武器,作为纯粹冲阵先锋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冲锋肯定不如骑兵。

但关东平原地区交战,车子机动性还是不错的,留一点战车用于结阵防御,或者是作为运输重型远程武器的载具,那还是不错的。

当初在关西多山的地方打仗,车辆不好用,刘备军还靠大象运过连弩,到了华北平原上,自然要改用车子。

……

刘备坐着朴素的运粮船,通过桐柏山垭口最险要之处后,眼前的景致终于渐渐开阔起来,路也越走越顺畅。

刘备看着背后被刀削斧凿般切落的悬崖峭壁、崩坏断山渐渐远去,才渐渐收回心神:

“从汉水至汝水,从此竟能如此便利。从此大汉三兴,整个西南荆楚巴蜀之地,与河洛中枢都紧密相连,货通鸿沟,直抵敖仓。

这河开得值,也不光是为了灭曹了,是为了天下的千秋大计,朕与高祖皆起于汉中、巴蜀,但天下人从此已知‘殿兴有福’……”

刘备自言自语,音量越说越轻,最后一句“天下再也不会有人第三次割据巴蜀”终究是没有旁人听见,声音只是在他喉头打了个滚。

旁边随行的诸葛亮和沮授,已经陪着刘备一路解说、商讨军机。此刻看刘备感慨颇多,最后一句话没听清,还以为是有什么吩咐听漏了。

沮授如今的官职是侍中,本来应该跟尚书令荀攸搭班子,在荀攸的指挥下坐镇雒阳,维持日常朝政运转。

不过刘备出兵前临时觉得,作为皇帝也不能亲征期间完全不问内政、彻底交给尚书令。所以他就折衷了一下,把侍中带在身边,商量政务大事、草拟旨意。

这样荀攸有什么请示奏章过来,刘备也好有个专业人士商量。他倒是没指望沮授给他出军事上的参谋意见。

另外,等五六月份之后,如果关羽要沿着黄河进攻黎阳、转向邺城,到时候刘备就会让沮授回雒阳,跟关羽一路出兵。

沮授曾经做过关东伪朝的尚书令,又是冀州本地人,在审配死了之后,沮授在冀州人中的交情人脉已经无人可比,说不定可以帮关羽攻心劝降一部分敌人。

至于诸葛亮为什么也在刘备身边,这只是因为诸葛亮跟国渊原本是运河项目的直接负责人。

现在刚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