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45章 都当皇帝了就不能享受享受吗?(2/3)

作者:浙东匹夫
就海参燕窝对虾稍早一些,主要是鱼翅鲍鱼瑶柱本身没有味道,需要精心烹饪增味才会好吃。

换句红楼梦里的话说,就是“茄子也得十几个鸡配它,才得这个味儿”,鱼翅鲍鱼没有大量鸡肉火腿鹅掌大骨吊汤做鲍汁的话,会非常寡淡。

而“蝠鲼”就是俗称的魔鬼鱼,海洋馆里经常可以看到的那种扁平一大片拖着根毒刺长尾的鱼。

这玩意儿历史上古人是不吃的,但后世21世纪、李素生活的那个年代,因为讲究环保、保护鲨鱼,卖鱼翅的就开始用蝠鲼鱼外面一整圈的软骨鳍裙伪造鱼翅。

而且蝠鲼鱼因为身体扁平,身体外圈可以扇动划水的鳍裙占身体的面积本来就很大,所以食用利用率很高,割个翅能抵全身鱼肉重量的三成。不像鲨鱼割个鱼鳍就扔掉的话,连身体半成的分量利用率都不到,肉都浪费了。

所以李素这种吃惯了蝠鲼裙假鱼翅之辈,就让鲁肃进贡这个,一来免得捕杀鲨鱼不环保,二来汉末的南海渔民装备不够好,杀鲨鱼本来就危险。鲁肃还以为李素是仁慈为百姓渔民着想,着实感动了一把。

后来因为李素的这个操作,后世国人把吃蝠鲼鱼裙称为“鱼翅”,列入海鲜八珍,真正的鲨鱼鳍反而没人吃了。

只能说文化话语权对附庸风雅方式的影响实在是大,李素对于后世文人什么是雅什么是俗,定义权太强了。

……

于是乎,刘备的五天庆典大宴当中,就看到了葱烧海参和红烧蝠鲼翅、对虾瑶柱种种珍物镇场的气派排场。连烧菜的方法都是从李府借来的厨子教的。

至于其他前些年就有的各种李府菜,就不用多说了。最后还难得把益州进贡的“僰道五粮液”和“江阳老窖”这两款本该用于将领疗伤消毒的白酒,拿来临时大宴群臣。

这两种蒸馏酒问世也有三年了,但刘备阵营一直很注重控制其制造规模,之前基本上不给喝。

后来也是北伐彻底成功、关中也渡过了194~195的灾荒之年,彻底恢复了元气。然后李素考虑到蜀道之难,益州地区又本就富庶。

而且益州是从194年开始就全面普及双季稻了,换句话说,最近三年益州都有每年两波稻米收成,粮食已经堆满了成都的官仓要溢出来了。所以李素建议刘备特许只在益州一地稍微放开酿酒规模。

毕竟益州的余粮要运出来运费也很高,哪怕是支援荆州战场,益州起运一石粮食,最后也就六七斗抵达长沙。

这还是全程走长江水路的运费,没算空船回程过长江三峡的辛苦。如果是从益州那些不沿长江的地方起运,损耗还会更大些。

这样的情况下,把全国所有必要的蒸馏酿酒业都特许在益州经营,其他地方禁酿,也是最大程度节约运输成本。十几斤的粮食浓缩酿成一斤高度白酒后,再运出川运费就省掉了九成以上。

蒸馏酒的工艺本就受到严格控制,这东西四年前就是诸葛亮发明的,当时还为此做了“江阳半球实验”,所以至今为止的私酿只有诸葛家一家商号在做。

其他的僰道、江阳等地的官酿,则分别有盐铁校尉王连和将作左校张裔两个官员执掌,允许吸收一些贵戚巨富的投资。

所以要限制产地还是很容易的,至今外地人也不知道怎么蒸馏。刘备阵营此后多年都坚持了只有蜀中产高度白酒。

此时此刻,因为登基大典高度白酒总算解禁,最爽的当然是张飞了,他简直没半个时辰就酩酊大醉。要不是旁边的关羽压着他,张飞早就喝得飞上天了。

而且关羽当初斩魏越的时候手臂受伤复发、调养才一个多月,按伤筋动骨一百天算,至少还要养两个多月不能豪饮。看在二哥眼馋不能喝的份上,张飞只好稍稍收敛。

文官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