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99章 天威折服(2/4)

作者:浙东匹夫
绕过潼关,往弘农方向而去,伺机登陆寻访段煨谈判。

一路上赶了两天,费诗总算在二月二十四日见到了段煨。

段煨在弘农县的行宫内接见了费诗。这处行宫,自然是多年前未完工的弘农王刘辩的府邸、两年多前短暂当过几个月刘协的行在所。刘协迁都雒阳之后,这儿腾了出来,段煨又拿来办公了,反正本来这里就是段煨出钱修的,乱世也没那么多讲究。

费诗直接开门见山:“段将军,袁术令桥蕤隔绝王路,近日又听闻雒阳巨变,天子蒙难。您身为朝廷忠臣,三年前就曾与汉中王勠力同心勤王。如今为何畏葸不前?

汉中王大军已抵潼关,攻打数日,段将军若从背后加工,潼关纵然坚固,也是旦夕可破。难道将军当此危急时刻,反而犹豫了么?此番在下前来,大王已许我全权,段将军有什么疑虑,尽管说便是。”

段煨犹豫了一会儿,让人置酒相待,对费诗还挺客气。喝了几杯之后,才诚恳地说:“雒阳之变,委实出乎意料,谁也没想到董承、袁术会火并到如此程度,酿下大祸。

陛下曾经求援于我,但我当时确实不辨雒阳情形,唯恐贸然行事反而助贼。陛下亲赴伊阙关之举,也确实不合常理,很难让人不怀疑陛下是不是被董承所挟演给外人看的。

所以,我只是回复陛下,他若愿意亲来弘农,我必定以弘农兵护驾,但别的着实不敢贸然行事。相信汉中王能理解我苦衷。”

费诗知道对方在担心什么,立刻把这个点解释了:“这点尽管放心,当是之时,谁人能够未卜先知?段将军肯承诺护驾,已是忠义的表现,陛下遇害这事儿当中,罪责全在董承、袁术,谁会怪将军见死不救呢?将军已尽到最大努力,汉中王将来也会褒奖将军的。”

段煨点点头,他觉得这个条件也不难谈下来。如今诸侯纷争重新愈演愈烈,谁不想拉拢他。他等着刘备派使者再来确认一下条件,也是打个保险,确认自己的利益照旧,而且历史问题也得到正面肯定。

很快,段煨提出了第二个条件:“如今天子蒙难,国不可一日无君,想来旬月之内,各方便会有纷纷自立之举。天下重陷战乱,数帝并尊互相攻伐,也是免不了的。

老夫也年近六旬了(55岁),雄心壮志不复当年。所疑者,无非这弘农之地归于汉中王,必然会重新成为与关东诸侯征战的前线。

弘农本就贫瘠多山。老夫帐下三四万人马,一半相对老弱之人,这几年都就地屯田归农,战力不济。剩下那两万精兵,也都是从皇甫公为前将军时,就久战边陲,算来已从军十余年。

老夫不忍这些部曲再在诸侯内战当中消耗凋零殆尽。若是汉中王肯许我一个世外肥饶避战之地,安度晚年,老夫愿率这两万兵马为大汉戍边,不再过问诸侯之争。”

段煨这是老了,几年前李傕郭汜拼命缆权的时候,他才五十一二岁,就没什么雄心壮志了。现在五十五,西凉系其他老人都完蛋了,他也知道自己一支老牌西凉孤军,要是被拿去当炮灰,很容易最后什么都不剩。

他也知道以自己的实力,要不了更多东西了,就急流勇退吧。

费诗听了段煨的请求后,心中第一反应居然是觉得“大王当真高瞻远瞩,派我出使之前,就大致料到了段煨会提出哪些方面的要求”。

段煨此刻的提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