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章 不毛之地(2/3)

作者:浙东匹夫


李素用他后世的地理知识琢磨了一下,又要来了地图,验看核对,这才了然。

原来,辽西走廊在这一段太狭窄了,燕山山脊距离海边只有不到二十里宽。而因为燕山起到了分水岭的作用,所以绝大部分降水都被隔到了山北,形成渝水,要到徒河县附近、燕山延伸到了尽头,渝水才突破山脉阻挡往南拐注入渤海。

这四百里长、二十里宽的走廊,一条常年有水的大河都没有,还拿什么种田?

李素心中暗忖:“难怪古人开发东北那么难,据说一直到唐宋,对东北土地开垦最大的制约,就是水利工程不足。

而且因为北方太冷,冬天的降水都以冰雪状态积存下来,蒸发量很少,春天的降雨也就少,只能靠冰雪融化形成凌汛。但凌汛都是沿着河发洪的,有河的地方涝死,没河的地方旱死。

如此说来,东北真不是一个争霸天下的好根据地,除非是走海路把物资和兵源运出去,否则就算在这里种田种得不错,靠陆路把物资运到外面,损耗也太大。光一个辽西走廊要走四百里无人区,难怪中原王朝也懒得越过无人区来收拾公孙度,因为他们收拾了也无法把辽东的人力物力高效调度出去。”

想明白这一切之后,李素也为刘备在灵帝驾崩前的最后一波选根据地筹划上,多留了个心眼。

如果未来机缘巧合,一切顺利,也不排除在辽东起家的可能,顺其自然就好。但如果要在辽东,两个事儿必须解决,第一个就是水利工程建设,尤其是扩大灌溉,否则那么多地皮都不能种太可惜了。第二个就是继续改良海运船只。

如果这两点做不到,辽东就不是好地方。

而修水利肯定是需要大量官方密集组织劳动力的,目前辽东人口太少了。

按照官方的最新统计,辽东四郡当中,辽东属国加上辽东郡,一共也才22万人口。玄菟郡和乐浪郡更是分别只有4万人和3万人的汉人户口,四郡加起来才29万人。

后世公孙度末年和公孙康时期,辽东倒是号称巅峰人口过百万,但那是因为幽州和冀州比辽东多打了15年仗。

公孙瓒、袁绍和曹操反复洗来洗去,所以幽州西部和冀州的渤海平原等郡的流民大量涌入辽东。加上辽东没有战争自然繁衍生息人口增长了近30年,直到曹丕都篡汉了的时候,辽东才达到破百万的巅峰值。

而这样来显然太慢了,得种多少年田?

提前跟公孙瓒翻脸推出去倒是可以,但那样一来,也没必要再在辽东种田了,反正到时候天下人口都被杀得比较稀疏了,直接在幽州腹心之地种田不好吗?种辽东还白白多一道运输损耗。

而且公孙瓒是刘备师兄,刘虞更是刘备和李素最大的恩人,无论对谁下克上都会留下天下骂名。

除非袁绍抽风把刘虞和公孙瓒都杀了,给刘备扫清障碍让刘备挟大义复仇。否则,难呐。

争天下不是打三国志游戏,有些恶名是一辈子洗不掉的,不像游戏里“外交-和睦-送钱”,别人就忘了你曾经做过的丑事。

所以游戏才是地利最重要,现实世界则是人和最重要。

“走一步看一步吧,不管是否在辽东起家,在不暴露科技树的情况下,适度种田,对得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是袁绍真能把刘虞公孙瓒都杀了,咱就勉为其难留下。”

李素心中最后定下了这么一个“隆中对”的基调。

……

刘备的一万多人马,很快在小渝水两岸夹河扎营、构筑起防御工事,对眼前的徒河县城形成三面包夹之势,并且隐隐然防备敌军从昌黎县增援徒河县。

同时,刘备派赵云亲自带领斥候哨骑四出,侦察敌情。稍微花了两三天功夫,就抓舌头拷问到了敌军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