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班主任,郑文顺教语文。只因王行义读书全班最好,那时三年级尚未写作文,王行义期中考、期末考,都是考满分,没有考一百九十九分或一百九十九分以下的,深得老师的喜爱。其次是文敏、郁香英、王秋平,这三人平分秋色,成绩仅少王行义几分而已,也很得老师的喜爱。所以,方玉柳、郑文顺对王行义另眼相看。嗟叹的是家贫子读书,越是读书这么好的学生,偏偏条件不允许。王行义家庭经济拮据,方玉柳、郑文顺非常怜悯,常常长吁短叹。因为那时学校若能考上县第一中学一名或二名以上学生,教师是有奖励的。像王行义这般成绩,考上县第一中那是十拿九稳,如今三年级这个班学生这样的成绩如果继续下去,到小学毕业时能考上县第一中学的估计有王行义、文敏、郁香英、王秋平。如果这四个人读到小学毕业时都考上县第一中学,那么,aa中心小学可以成为全县令人刮目相看的小学学校。因为这所小学乃是山区最落后的小学,多年来,没有一个同学考上县第一中学。以致多年来,全校教师沒有提工资,奖金也少得可怜,全校教师若遇上别个学校的教师常常被嘲笑,看不起……
所以,方玉柳、郑文顺对王行义非常疼爱,希望王行义将来能考上县第一中学,为本校带来荣誉,挽回全校教师的面子,教育局就能给本校教师们提工资,加奖金。但她们又非常担心,即本校校长、教导对王行义也非常关注,若因王行义的家庭条件不允许王行义继续读书,王行义读书半途而废,那将给本校挽回名誉的希望就要落空……大家都忧心忡忡,可是该减免的学费等都减免了,关键是王行义的生活问题要如何解决?这是几年的岁月,不是短暂的时间。校长、教导、以及教王行义的这班教师绞尽脑汁,无计可施。
这一天,即是三年级上学期的第三周星期四公司总经理叶如高来学校看自己的儿子叶仁吉。叶仁吉读书不好,所以他常来学校,要求老师督促叶仁吉读书。今天,他又来aa中心小学,向方玉柳询问叶仁吉近来读书怎么样?有没有进步?
方玉柳长叹一声说:“叶仁吉同学读书是有进步,但进步很小,我们也竭力督促非常认真教他,可是他资质有限。你有钱,你儿子却读书不好,王行义同学家庭那么穷困,却在读一年级开始到如今成绩全班第一,王行义上课时只听老师讲一遍就都会做了。教叶仁吉十遍还不会做。我们都希望这些同学将来都能考上大学,我们也有名誉,对叶仁吉我们已尽了力尽了心。我们也曾指点叶仁吉向王行义多学习,求王行义多帮助,可是王行义自己家庭中爸爸身体不好,不能劳动,靠妈妈竭力撑持家庭,日夜牵肠挂肚,愁眉锁眼,恐怕读书要半途而废,也无心去帮助叶仁吉。你说,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这时郑文顺拿着王行义的作业并叶仁吉的作业过来,对叶如高说:“你看,这是王行义同学的作业,不但字写得端正,即有的初中学生、高中学生也不会写得这么好,而且一题都沒有做错。”
叶如高看了,一叹说:“天才!天才!”
方玉柳说:“王行义同学做作业是一气呵成,一丝不苟。”
郑文顺又摊开叶仁吉的作业说:“你看你的儿子做的作业。”
叶如高看了摇头叹息说:“这字苍蝇脚,蚊子腿,横如画龙,竖似蚯蚓,如果与王行义同学的作业一比,那真是骏马比麒麟,乌鸦比金凤了。我千辛万苦创办了公司,为得是儿孙过上幸福的日子,谁知下一代如此不争气!我接下去又有什么希望?”
校长邱峻山走了过来说:“大公司是需要大人才,才能发展兴旺。像王行义这样的同学将来进入高等学校深造出来,到大公司去当个经理什么的,一定会使公司隆隆直上。只是像王行义同学却缺少家庭培养的条件,。如果有人培养,那么,那个人将来是一本万利了。本校认为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