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94章 呆账贷款(3/3)

作者:岑寨散人
先行一步,通过增资扩股进行股份制改革,华丽蜕变为代表城市名片的地方性银行,有的甚至还包装上市,如碧海银行、朝明银行。

临海本来也计划这么做,即把各市区城市商业银行联合起来申请更名,为下一步上市做好准备。然而合并阶段临海人心不齐的老毛病又发作,实力最雄厚的轩城商业银行突然更名为轩城银行,然后申请上市;其它几家本来态度都勉强,这一来顺水推舟四散开来,至今还是四分五裂的局面。

毕竟商业氛围浓郁、重商主义盛行,润泽银行存贷款规模超过千亿,效益也相当抢眼,综合排名仅次于轩城银行。

其次是呆账准备金。

这里的“呆”不是呆子的呆,而是读“挨”,呆账就是指铁定收不回来的贷款。在银行内部有个通用标准,即逾期三年未还且借款人、担保人事实上已经破产、被撤消、解散,不具备还款能力,就划归为呆账贷款。

呆账贷款会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率提高,影响资金周转,因此银行每年会根据贷款总额提取一笔钱专门用于核销呆账贷款,叫做呆账准备金。

最后就是方晟关心的问题,呆账准备金核销呆账应该天经地义,为何说润泽银行涉嫌违规?

这就是专业犯罪调查取证困难的原因,连经济系毕业的方晟、多年来主抓经济,都搞不清里面的名堂,谈何主动防范和甄别?

原来呆账准备金的提取无论按照《巴塞尔协议》,还是国内监管标准,都只有提取下限。从化解经营风险的监管理念考虑,银行如果有足够实力当然提取得越多越好,把家底子夯实了随时可以核销呆账贷款,是一举数得的好事。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