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百五十六章 猪头(2/5)

作者:镶黄旗
了,炒黄豆也不是不可以吃的。

但一来,都是打完了鬼怪之后,才吃剩下的“弹药”。

二来呢,据说吃的数量也是有所禁忌的,必须按照年龄来计算。纟

十岁十颗,二十岁二十颗,以此类推。

至于像宁卫民这样的,买了就当场开包,象吃花生米一样“嘎嘣嘎嘣”大块朵颐的主儿实在少见。

所以说,老外就是老外嘛,华夏子民去日本也一样。

这就跟在京城,咱们看见刚学会怎么用筷子吃饭的老外,居然把筷子直接插进米饭里是一样的感受。

没的说,这样的段子当然可乐,跟听相声都差不多了。

包括康术德在内,所有2号院的邻居们不分老少,无一例外,都听得聚精会神,神采飞扬。

尤其等到宁卫民讲完,现场好一通哄然大笑,绝对是茶话会的最佳效果了。纟

结果这一听,时间可就过得飞快了。

因为宁卫民是极为耐心的把日本普通人的生活给大家来讲述,而且主要聚焦于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真正的现代化生活是什么样的,以及日本人到底有多富。

当然了,那他说的肯定有大家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

比如对于日本的公共汽车座椅都会自加热,电子产品和汽车的价钱,比国内便宜好多。

还有楼宇高,夜生活娱乐丰富,地铁四通八达,几乎遍布城市每个角落,大家当然羡慕。

尤其是听说在东京,稍微坏了的家具和家电,好多人就不要了,当垃圾一样的扔掉。

大家就更把日本当成了富得流油的天堂。纟

嘴里都说没去过,真不知道小日本已经富裕到这个程度了。

可当宁卫民讲到日本扔垃圾的诸多限制,以及商店里的东西是什么价,消费水平有多高时,大伙儿却要龇牙咧嘴一番。

尤其大家听说在日本早晨喝豆浆吃油条的钱,在京城都差不多可以吃下一头猪了。

而且那豆浆还少得可怜,不像我们京城的豆浆是满满一大碗。

日本人喝豆浆的碗比我们刘镇喝茶的茶盅还要小,那油条更是细得跟筷子似的。

无论谁听了都是感慨万千,一致认定日本绝对不是什么好地方。

说想不到在东京,人吃饭就跟吃票子似的,就是猪八戒去了也要饿成个白骨精。纟

不过反过来,大家也就更理解宁卫民为什么非要去东京开饭庄子了。

一碗面能卖三四十块钱人民币的地儿,干什么买卖能比干这个挣钱呢?

这都跟抢钱差不多了。

就这样,大家抽着、吃着、喝着、聊着,完全忘了时间了。

再加上宁卫民还给每家每户都带了礼物。

给孩子当压祟钱的整套日本货币,送老辈人的烟酒糖茶,给年轻人的电子表、计算器、小录音机,是挨个的分发。

而邻居们也都有各家的回礼。纟

总之,这么来来回回的热闹着,谁都没留神,就到了天色擦黑了。

搞得整个2号院所有人家当天晚上的年夜饭,都因此不得不往后延时一两个钟头。

因为大家伙光顾着聊得高兴了,把年夜饭都给忘了,好些活儿还没来得及干呢。

当然,最感意外的还罗广盛两口子,边家大儿媳妇李秀芝,以及刚刚结婚的边建军小两口。

要知道,他们几个今天一下班就紧着赶回来过年,可到了家却无一例外发现居然没人。

随后听见院里的动静,这才知道是宁卫民回来了,都一一找来了。

于是年轻人接了老辈人的班儿,这些人和宁卫民见了面,又是好一阵热闹,好一阵寒暄。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