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90章 宫廷奢华(2/3)

作者:镶黄旗


忍不住毕恭毕敬的又谢。

“张师傅,今天能亲得您的指点,实属我的造化。能结识您,真是我的福气。谢谢您不吝赐教,我洗耳恭听。”

礼多人不怪,何况真谢还是假谢,“张大勺”自然心如明镜。

老头儿心里宽慰,便同样不再端着架子拿腔拿调,坦言为其解惑。

“首先我得说,皇家的饮食生活奢侈虽然自古已然。有‘帝王一餐谱,百人数年粮’之说。但绝非一般人想象的那般,非山珍海味不得入口,什么贵吃什么。咱们前面说过,皇上无非也是吃米面肉菜之类。和百姓的区别只是由各地进贡来的,最好质地的罢了。而且每餐冷热、甜咸、荤素、干鲜一应俱全,以此达到营养合理搭配,膳食平衡。”

“山珍海味当然也有,可皇上就连普通的贡品,也不是一人独吞的。所有一切贡物,还要分给后宫,赏赐王公大臣、侍卫。而且既然是珍贵食材,就不能日日食用。也得留着特殊时节的重大宴请时使用。”

“从待遇上来论,后宫存有八个等级差别,这在明、清两代都是一样的。受《宫中则例》管控,生活费都有一定预算,清代由内务府提供。用专业术语来说,这叫‘空份’。妃子是个很重要的界限,妃以上,生活相对独立。妃以下,必须根据条例安排生活。”

“真正生活上算得上比较自由宽裕的,只有皇上、太后、皇后三人。他们的生活费不固定,但也要根据皇上最多,太后次之,皇后再次来安排。”

“饮食上的份例属于空份中的一部分。后宫的常例饭费,从五十两到十来两不等,份例越低,膳房越小,菜点越少,所用餐具也从金、银到锡、瓷不同。”

“皇上肯定最多,我还记得每日大概是盘肉二十二斤、汤肉五斤、猪油一斤、羊二只、鸡五只、鸭三只,白菜、菠菜、香菜、芹菜、韭菜等共十九斤,大萝卜、水萝卜和胡萝卜共六十个,包瓜、冬瓜各一个,葱六斤,玉泉酒四两,酱和清酱各三斤,醋二斤。早、晚随膳饽饽八盘,每盘三十个。”

“另外,御茶房还要恭备皇帝每天用的茶、乳等。皇帝例用乳牛五十头,每头牛每天交乳二斤,共一百斤。又每天用玉泉水十二罐、乳油一斤、茶叶七十五包,每包二两。”

“至于清代皇帝用餐习惯,可并非一日三餐,而是一日两次用膳。早膳多在卯正以后,也就是早上六七点钟。晚膳在午、未两个时辰,差不多十二点至午后两点。另外,每天晚上在酉时,晚六点前后,还要吃些小吃或点心。”

“御膳房也不是每餐饭都到皇帝那里请旨。膳单是御厨们早已拟定好的,每天都要报送内务府。膳单上不但有菜名,还有所有参与烹饪人员的名单。内务府大臣签字画押后才能操作。皇帝有时候不爱吃膳单上的饭菜,可以单点,就叫‘添膳’,一般都是比较简单的饭食。负责制作‘添膳’的厨师叫做‘御前他坦’,并非固定,而是轮值。”

“说实话,给皇上做饭是相当麻烦的一件事,主要是规矩森严,程序琐碎。像一道菜,刚配好料,就要经内务府官员检查,再呈送笔帖式对膳单,存膳底档。然后盖上龙袱,才能送往灶间。厨师做菜时,也有内务府派驻的灶上监视在旁监督。菜起锅,灶上监视要负责插验毒银牌。最后还得过打洗案大厨的一关。打洗案大厨都是资深御厨,菜品送过来查验,味道不正是要退回重做的。”

“所以实际情况就是,说皇上每顿吃一百零八道菜的纯属瞎掰。皇帝用餐,菜肴没有定数,少则十几道,多则二十几道,这还是连赏人的饭菜都算在内呢。要真做那么多菜,别看每天就两顿正餐,厨房的人就是再翻上一倍也不够用的。”

“而奢侈主要奢侈在了对人力和物资的浪费上。伺候的人多不说,由于皇帝的每日份例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