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六十九章 志存高远(2/4)

作者:镶黄旗
有关键的一点,大家千万别忘了,我们南城才是京城民间饮食的精华汇聚之地。老字号、名菜、名吃、名点,远比北城多得多。这正如工艺品制作上的优势一样。我们区的好厨师、老厨师太多了,各种烹饪手法那太丰富了,哪怕两家宫廷御膳再有名,他们也不可能及得上我们所有老字号的综合实力。别的不说,像爆、烤、涮,就是我们南边最擅长的吃食。那仿膳和听鹂馆的菜色里可没有。”

“我们大可以从这三方面开发我们专有的宫廷菜啊。我打个比方,火锅这东西就不止涮羊肉这么简单,我知道的,过去就有菊花锅子,酸菜锅子,什锦锅子的名目。说起来日本也有和我们差不多的寿喜锅,会把许多食材放在一起煮。那咱们为什么不能恢复一下这些传统火锅名目呢?我认为日本客人应该是很容易接受的,我们所缺的不过是一张写着‘宫廷’字样的出身证明罢了。”

“所以话说回来了,至关重要的,其实是我们做的一切创新,都要建立在有据可考,有历史可依的基础上。说句不好听的,说瞎话咱也得编圆满了,让人挑不出大的漏洞才行。所以请专家考证,甚至再开发、挖掘宫廷食单菜谱的工作还要继续,得为我们自己提供理论支持,出处来历啊……”

真的不能不说,宁卫民在菜肴菜品上的看法,算是又挠着区服务局和天坛园方的痒处了。

他的话才一落下,双方领导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强烈支持了。

这次是天坛园方的副书记先开口的。

“年轻人就是有思路开阔。小宁同志,你的这些建议太好了!我们这些老同志还真是保守了点,要不是你提醒,我还真不会想到天坛居然有这么多办御膳的优势呢。尤为难得可贵的,是你的这些思路可不是天马行空,是具有一定现实基础,有可能实现的。”

“甚至或许连你都不太清楚,其实天坛的林子要是联系到吃上,还真不是单纯的噱头。虽然天坛缺乏那种产出可食用松子的红松,什么榛子、蘑菇、木耳也属无稽之谈。我们要弄这些东西,是有点骗人的嫌疑。可天坛是有益母草的呀。”

“这种植物用处大了。嫩芽可以当菜吃,叫做‘龙须菜’。长大了,可以用茎、叶熬药,是一种治妇女病的药,熬出来的药叫‘益母膏’。种子也是妇科药,叫做‘茺蔚子’。据说清末的时候天坛里曾经有过几家卖‘益母膏’的药店,当时相当有名。民国后才迁出天坛。”

说到这里,天坛的园长开口接过话来,又做了几句补充。

“没错,我还记得自己刚来天坛时工作,许多人春季都来采摘龙须菜炒着吃。或者是挖益母草去药店换钱。龙须菜那东西嫩脆嫩脆的,味道相当独特。要不是因为当时人太穷了,挖掘无度,尤其六十年代初又赶上了自然灾害,导致益母草几乎被采光了,吃光了。这东西的名声才不会没落呢。但好在实际上还是有所遗存的,如今园里还有一小块地方有益母草。有需要的话,我们当然要保护,甚至是去发展,人工栽种……”

这可是意外惊喜,连宁卫民都不禁动容。

他真没想到自己误打误撞,居然还中了个大奖哪!

然而这还不算,就连区服务局的金处长也给了个惊喜。

“宁经理的话的确有启发性,我也受到了一点触动。其实说起来,咱们南城的烹饪优势和宫廷御膳还是扯得上联系的。‘爆’且放一边不说,这涮锅子可据说是皇帝发明的,但到底是忽必烈还是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