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52 江州城恐怕都空了吧?(2/2)

作者:茶碗的彼岸
至江南西道观察处置使!

但杨廷玉总归是老了,在某些方面,自然不能与壮年之人相比。

比如在赶路这件事儿上面。

鄱阳王与众位军卒都是行伍之人,骑马即可。

但杨廷玉一把老骨头,谁敢让他骑马?

要是不慎摔了,谁也担不起这个责。

骑不得马,也不能靠两条腿走路,更不能遭受马车的颠簸……

所以杨廷玉仍旧乘坐官轿,由四位轿夫抬着,一路晃晃悠悠,倒也挺舒适。

杨廷玉的官轿后面,则是长长的看不见尽头的军卒,当然还有随行的赈灾粮款。

……荒凉的官道上,一行人就这么慢慢往前走着。

且说杨廷玉的官轿中,他端正了坐姿,开始闭目养神。

这官轿由四位轿夫抬着,一摇一晃,富有韵律,十分适合他这样的老人家。

杨廷玉放空整个身心,闭目养神的同时,也按照一定规律开始做深呼吸。

这是杨廷玉的某位朋友传授给他的吐纳养生之法,杨廷玉时常练习,可能这就是他高寿的原因之一。

古人崇尚养生,几乎生活中任何事物都能与养生扯上关系。

比如吃饭、睡觉、穿衣、生孩子等……

但这套吐纳养生之法带给杨廷玉的主要不是养生,更多的是静心的功效。

东至县的惨状,彭泽县的惨状,在杨廷玉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但闭目养生一会儿之后,杨廷玉果然好受了许多,心里放松不少。

放松下来的杨廷玉也没闲着,开始在心中思考,该当如何将此行的所见所闻奏成一本,上奏给皇帝陛下呢?

作为“江南西道观察处置使”,代天巡视灾区,杨廷玉来此乃是他的分内之事。

等此事了结,他回归朝廷之后,需向皇帝奏明灾区情况。

怎么奏?

除了面奏之外,就是上奏本了。

……

杨廷玉闭目思考着这些问题,借助这官轿轻缓的一摇一晃,杨廷玉简直有如神助。

任何问题一想就通,任何棘手之事转念间就能想出解决之法。

甚至于呈送给皇帝陛下的奏本,杨廷玉都已经打好了一份腹稿。

忽然,杨廷玉骤感官轿一顿。

这一顿,直接打破了那轻缓一摇一晃的韵律,也打破了他的思路。

杨廷玉两眼悠得睁开,不待他开口说话,竟然又察觉到异常了。

这官轿竟然停了下来。

虽然还没有放在地上,但确确实实停止了摇晃,也停止了前进。

杨廷玉稀疏染白的眉毛一杨,开口问道:“何故停下?”

这官轿虽然由那四位轿夫抬着,但是,官轿的起、停、前进,或者后退等动作,需由端坐在其中的杨廷玉来发号施令。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