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0章 活字印刷术(1/2)

作者:陈一鸣
在木阁的后面放置着整个水运仪象台的“心脏”部分——精度很高的两级漏刻和一套机械传动装置。

只要用漏壶的水冲动机轮,驱动传动装置,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便会按部就班地动作起来。

郑骀给格物院的师生详细讲解了“水运仪象台”的结构,并画出了图纸,许犯等人只需改进细节即可。

还有一部分格物院师生正在改良“三酸两碱”的制取工艺。

“三酸两碱”是指硫酸、硝酸、盐酸、纯碱和烧碱,“三酸两碱”是化工的基础。

国子学律学院内,众师生正在研究、完善郑国当前法律,这是郑骀交给他们的任务。

国子学算学院内,众师生正在学习珠算。郑骀将算盘制作了出来,他命算学院的师生必须尽快掌握珠算技巧。

国子学经学院内,众师生正在编撰《天禄大典》。

郑骀准备借鉴《永乐大典》,编撰出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国子学乐学院内,众师生正在研制琵琶、五弦、阮咸、箜篌等乐器。

郑骀在穿越前研究过敦煌笔画,所以对古代乐器也有一些了解。

国子学百川院内,列御寇正在于来自齐国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辩论“道”。

百川院吸引了大量人才来到郑国,他们在百川院内辩论学术、哲学等问题,使得郑国的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长葛城造纸作坊内,工匠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已经成功用竹子、树木等材料制造出了可以用来书写的纸张。

郑骀并没有急着将可以用来书写的纸张进行售卖,他准备先将郑国的书籍全部换成纸质的。

更换书籍的话,如果用人工誊抄不仅效率低,而且成本高。

郑骀首先想到了雕版印刷术,不过雕版印刷术虽然提高了印刷效率,但成本依然很高。

随后郑骀便想到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字模可用泥制,可用木制,可用铜制,还可以用铅制。

泥活字易损,木活字易变形,铜活字成本太高,铅活字相对来说更合适。

郑骀知道在他穿越前的那个时代通用的活字合金由铅、锑、锡组成,配比一般为锑11~23%,锡2~9%,余量为铅。

铅和锡郑国已经能够从矿石中提取,锑的提取也并不复杂。

锑一般以硫化物矿石,即辉锑矿的形式存在,锑可以用铁屑从天然硫化锑中还原并分离出来。

郑骀知道辉锑矿的形态特点,也知道楚国南部存在大量的辉锑矿,郑骀只用派人前往楚国南部寻找即可,找到辉锑矿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使用活字印刷术还需要对活字模进行排字,郑骀准备使用原历史上元代农学家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架。

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架的轮盘上铺有圆形竹制的框子,将活字按韵分类放在里面,每韵每字都依次编好号码。

同时准备两架轮盘,一架存放选出可用的字,一架存放普通常用的字。

另有两本册子,登录轮盘上木活字的号码次序。

排版时一人从册子上报号码,另一人坐在两架轮盘之间,按所叫号码转动轮盘取出活字,轮盘左右俱可推转摘字,用起来非常方便。

活字印刷术还离不开墨,郑骀之前默写的《齐民要术》和《天工开物》中都有记载制墨方法。

郑骀准备采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松烟墨,因为松烟墨的特点是浓黑无光,入水易化。

秋,七月初八,郑骀收到了许多代理商的反馈。

由于草纸、肥皂、玻璃、瓷器、蔗糖、精盐等产品非常受欢迎,各代理商纷纷向郑骀增加了订单。

订单增加后,长葛城便需要更多的劳动力,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