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章 督造大使(2/4)

作者:岳修炎


汪大渊走进看了看,最终评价道:“这船并非是基于海船建造的,臣在外也见到了水中停泊了两艘新建好的船只,也都属此行列。”

“什么意思?”江河道:“焕章是说这船不适合海上航行?”

“差不多!”汪大渊一连指出了船只的几个问题,最后下了一个结论。“此船在内海行船,尚且无异,若要远洋航行,则等同送死!”

这话一出,造船厂内陪同的几个官员瞬间把脸耷拉下来,他们几人奉命造船,若是出了问题,他们是首当其冲的。

一名官员立刻反驳道:“这位大人,我等奉命造船,本是为了讨伐徐然,后来徐然败亡,陛下命我等督造东渡战船二百四十艘。都是用于近海乘渡所用,自然要适合近海往来了!”

“的确!本官也没说此船不合适。可扶桑在东,中间波涛二千余里,难免遇到风暴。此船船底甚平,吃水太浅,若遇风浪,则船翻人亡,岂可不在意?”

“这……”几位督造官被说得无力辩解。

毕竟几人不过是官僚而已,对于专业知识并不熟悉。他们这些督造当局,可不是来督造的,而是来做当局的,自然辩不过汪大渊。

“那这船真的就就百无一用吗?”江河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把真金白银砸错了地方。

汪大渊立刻回应。“并非如此,陛下,此船不过暂时发现有些小毛病。船体究竟如何,臣还需仔细观察一番。”

“嗯!准了!”江河当即下令暂停这船的组建工作,让所有劳工下来,仅让汪大渊上去观察情况。只见汪大渊让随行的徒弟拿来一个箱子,就提着箱子上了空无一人的海船。

打开箱子,各色工具摆得分明,汪大渊拿出来一个小锤子,在船上敲敲打打,有拿出各色工具,一一试验了一番,船下的江河等的不耐烦了,汪大渊却很来劲,对江河道:

“陛下,这甲板并没什么大的毛病,臣还需入内检验一番,不过用时太长,怕陛下等不及!”

“就不能快些检测吗?”江河可不想一天就视察了这一艘船。

“这……”汪大渊很为难,向江河解释清了原委。“陛下,臣实在不能以一时推测出这船的具体情况。海船一丝一毫都不能放松,一旦一处地方出了问题,可能会葬送数十百人的姓名啊!”

“那爱卿就先下来吧!朕命人看好此船,让卿随时监测就是!”

汪大渊点了点头。“如此也好!”

江河当即调来二百卫士,护住了海船,不让任何人靠近。便与众人继续去参观造船厂的其他工序。

制造海船,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木料变成可以在沧海中驰骋的巨轮,自然需要无数工序。

在海州造船,正好可以就近采用泰山、沂蒙山内的巨木,还好此时巨木还有很多,江河并未因为原料而耽搁太多经费。

大部分的经费都用于运输、制造上了。

采来的巨木运到海州,要分到各地切割、晾晒、浸泡、涂漆、光是准备制造海船必备的木板,就需要数年功夫。

还好江河之前已经下令囤积不少,又搜集了民间资源,对此并不缺乏。

待原料准备完毕,就需要海船模型,把原料根据用途制成各个区块,最后组装,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航,就可以正式交付使用。

目前在海州,江河已拥有四十多艘长度超过二十丈的大型海船,小型海船也有一百多艘。除了基础的海员外,大概可以运输将近两万人渡海。

若是再加上可供调度的民间运力,江河现在已经可以支持运送三万人抵达扶桑。运输周期在二十天左右。

于此同时,海军船坞内还在源源不断地建造各式海船。江河相信,等到今年春天,进攻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