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二章 冀州难民 上(2/3)

作者:岳修炎
、军营北面划了一块地方容纳难民,县城内的难民已经全部在此,江河让文书将这些人记录下来,一共有两百多人,男女老少全有。江河估计这次涌入到巨平县境内的难民应在一千人左右,于是下令停止官仓的建造,转而在难民营地上建造简易民房。如今有了这么多张嘴,江河的粮仓怕是填不满了。

此时,江河心里已经决定好采用以工代赈的形式赈济灾民,规定所有难民除了十岁以下,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孩子外必须全部参与劳动来获取食物。

江河认为当务之急还是解决这些人的存身问题,在城西征辟了五六顷土地用于安置难民。光是这十顷土地就花费了江河五万八千钱的购置费用。

至于建筑材料,县内木材自愿很是充裕,搭建木屋是很经济的。而且即将入夏,也不必担心难民受冻。

这几日前来服徭役的人数也逐渐增多,达到了三百人。江河也命令一部分士兵参与到建筑当中。

小木屋搭建得十分迅速,当天晚上就建起了十多间难民窝棚,勉强让这些人居住。

第二日一早,外出收聚难民的章、张二人带来了三百多个难民,和十多个头颅。

江河一问才知道,有一伙难民居然企图袭击一处村庄,正巧张立赶到,杀了为首几人,才把剩下的人连同其余难民带回了巨平。

章二郎被江河叫过来再三询问,确定治下无人因为难民死亡后,决定设立县内巡逻组织,这次没有死人,下次谁能说得准呢?

万一这些难民杀了人,会让自己统治巨平花费很大功夫。

自己可不想因为巨平的治安,扰乱了自己的扩张计划。

这三百多人一来,昨日搭建得难民窝棚肯定就不够住了,江河将这三百多人的难民队伍也加入到难民窝棚的搭建中去。

看着这些难民的辛勤劳作,江河眼眶有些湿润。冀州大旱,陈国、鲁国又遭兵灾,天下真的是越来越乱了,自己还得早做打算。江河打算把要建设的建筑建好后,就把这些难民在巨平落户,带领他们在巨平开荒,在巨平建设新的家园。

此时,江河心里隐隐想到一条政策——屯田。眼下大争之世渐渐来临,江河虽然手握近三十万石的粮草,却也不得不考虑到今后来。

眼下城外麦子已然微微露黄,再过不到一个月,今年巨平县境内的冬小麦就可以收割了。江河没有想到,这大陈的农业技术如此发达已经开始种植冬小麦了。

今天江河也很是高兴,下令为难民和徭役提供面条,无限量供应。同时又从官仓支钱,去卖了两头猪做成了肉酱。

难民们做梦也想不到,在自己的家乡草根树皮都所剩无几,而在兖州泰山郡巨平县这里尚能吃到一口面食。

不少难民一边大口地着碗中的面条,一面流泪不止,这才是人应该过得生活。

回想起自己在路上遇到易子相食,白骨蔽野的场景,众人们都纷纷怀疑,自己这是来到了天堂吗?

想起之前的遭遇,难民中开始传来啼哭声。

“噗通”一声。

一个汉子向着江河跪了下来。

紧接着,无论男女老少齐齐地向着江河跪下。这些难民发出的声音太过嘈杂。

但是江河也从这嘈杂的声音中听出了几句感谢的话语,无非是夸赞他是青天大老爷,是活菩萨之类的话。

江河并不认为这是一般的溜须拍马,这是一个生命在向另一个生命致以最崇高的感谢,江河能够感受出来。

不少难民嘴都没张开,只是呆呆地跪下向江河不停拱手,呆呆地流淌着眼泪。江河从这些人的眼睛里看到了最是真诚的感谢。

这些难民把江河感动坏了,眼泪在眼眶里不住的打滚。

不只是江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