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八章 战前谋划(2/2)

作者:岳修炎
选定好了时间之后,就把这事儿交给了随营文书,让他抄录数份,明日派人射倒敌军营中。

接下来就是确认当天的参战部队了。对于这场大战,邹楚认为己方人力优势十分明显,完全可以倚靠人数优势选择部分军队和敌人作战,以逸待劳取得最后胜利。

当然这样就要选定参战人马。作为全军统帅,邹楚的八万大军肯定是要上场的。邹楚又选了青州刺史天田籍和冀州四王军指挥陈褚的兵马,合计十万有余的部队和敌人作战。

而江河和其余部队被分到了第二批次,第二批次中除了众人之外还有第一批次中的陈褚的部队。

让陈褚的部队连日征战也好看看敌军收到连日攻击后的反应,至于为什么选择陈褚的部队。这就很有深意,江河心里明了,这是故意看看冀州四王和陈褚的反应呢。

接着,大家又一起商讨了阵型、配合等诸多问题。第二序列中虽然陈褚的兵马最多,但是他连日征战不能担任第二序列的指挥之责。

邹楚也不放心把指挥之权叫到长沙王和吴王的手里,乔恪、刘磊、刘义也也无太强能力,看了看江河,点了点头。

江河看邹楚这架势是要把第二序列交给自己,那可别!自己可没那本事!赶快举荐了青州刺史田籍和自己的便宜师叔诸葛泰。

或许是邹楚也要讨好师叔,让师叔诸葛泰担任了第二序列总指挥之职。师叔在士林中名望那是没得说的,田籍、刘磊、乔恪纷纷赞同,加上江河、邹楚的推荐,诸葛泰便担任了此职。

要说诸葛泰这一生,也是有些传奇的。诸葛是琅琊大家,虽说比不上那十四家豪门,但是在琅琊这一亩三分地上也是没人敢惹的存在。

诸葛泰年十七就举了孝廉,入京跟随儒家大拿王喆学习。

举孝廉,入郎署,侍奉天子左右。迁杨县令,有政声,入为议郎。后外放为济阴太守,累迁幽州刺史。后父亡,归乡守孝三载。时值先帝亡于邙山,晋王欲杀太子,太子夜奔而走,宣曰之藩。

公孙冶乃暗与商讨:天子圣明之君也!晋王以私欲夺国,位其不正,名其不实,必亡矣!何不助太子复天下乎?

泰对曰:诚所愿也,然琅琊王势弱,晋王势大。水浅舟大,不能负之。

冶曰:何不假拜晋王,求守地方。我军攻来,汝久守其地。晋王必轻吾王也!

泰曰善,乃请为泰山太守,窦卫恐惧,遣三千金往赠晋王。于是晋王命泰守费。

泰以费小且近琅琊而大喜。曰:晋必亡矣!

琅琊王起兵三月而不克此城者,其如是夫!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