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四十二章 《王霸》(第一更)(2/3)

作者:偶米粉
寻几个特殊之词。

只可惜,数日来,暂无所获。

“即是你儒家自身的道理,玄清焉得插手。”

饶有深意的看了那伏念一眼,这个借口颇有新意,没有多言,点点头,单手轻轻推动着条案上的茶盏,无论儒家是否可以找到个中隐秘,都是无用之功。

“前辈过谦也。”

“即如此,伏念告退。”

事情解决,又观对方动作,伏念再次一礼,转身踏步离去。

“张苍,近来你儒家的动作倒是不少,算算时间,百家也该这两日到达桑海吧?”

目视伏念的身形消失在正礼之厅入口,诸般言语复归原样,先前已经和对方论道一二,虽然些许言论有些稚嫩,但身为荀况弟子,还有有独到之处。

“小圣贤庄内,师尊不问太多之事,张苍亦是如此。”

于此问,张苍摇摇头,整个儒家小圣贤庄内部,孟轲一脉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师尊数十年来虽然名声显赫,但在儒家之内,也仅仅是辈分高些,其它权利不显。

连带着师尊麾下的诸多弟子都是如此,若是论才学,论道理,韩非、李斯两位师兄丝毫不亚于伏念,奈何正统为上,礼仪为上。

“哈哈,在我看来,你师荀况乃是儒家数百年来仅次于孔丘、孟轲之人,其人修为虽不显,但一身道理,一身理念,均是不俗。”

“百年来,自从儒家孟轲消失不见后,你师出任稷下学宫三次大祭酒可见一斑,其一身道理,更合入世,韩非、李斯皆是印证。”

“今日,你选择秦廷,它日,未必没有机会将荀况之道理发扬光大,说起来,比起李斯,韩非之举我更为好奇,都言韩非之才百倍于李斯,但其所作为你如何看?”

岁月长河中,传承亘古的儒家一脉中,唯有荀况直追孔丘与孟轲,其余之人不显,韩非、李斯、张苍、陆贾等人名留史册,其余之人皆不显。

道理之强弱,之精妙,自有岁月给予评判,再次提及韩非与李斯,自从韩非两上《强韩书》后,虽均被韩王驳斥,但其新政却有推行。

“韩非师兄家国所累,大周以来,宗法体系不断,韩国为当世战国,韩非为韩国公子,才留韩国,那是其血脉的枷锁。”

“百年前,申不害相韩,术治横行,虽强韩一时,也为韩国留下颇大的麻烦,师尊曾在《王霸》一篇中有言: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韩国术治根深,此其之害也,若给予韩非师兄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或可一换新颜,但如今已经没有时间了。”

张苍沉吟数息,而后拱手一礼,朗声之言落下,比起韩非,李斯为上蔡吏员之家,身上无枷锁,当可随意抉择,一展所学。

而韩非师兄身负大任,纵然知晓最佳选择,亦是无奈,从其两上《强韩书》均失败,可观一隅,或许,在百年前,出现韩非师兄这般之人,韩国可成霸业,但现在非大争之世,秦国也不会留给韩国这么长时间。

“《王霸》一篇我也曾一览,此三者,明主之所以谨择也,而仁人之所以务白也。善择者制人,不善择者人制之。”

“昔者,左丘明所治的《春秋》有言: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今韩非已两上《强韩书》,不知其第三次上《强韩书》何时。”

“若再不被采用,想来我王怜才,当一请韩非入秦,共谋大业,期时,你等汇聚咸阳,盛况也!”

天上人间矗立山东六国,每月都有大量的信息汇拢在手中,虽非隐秘要事,但从零星碎片信息中也可窥全貌,赵国邯郸郭开横行无忌。

魏国嚣魏牟整顿军备,龙阳君政事而动,颇为想要振兴魏国,韩国新郑韩非位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