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76章 收粮(1/2)

作者:东风暗刻
消息最早是由三哥赵楷从河北传到汴梁的。

这段时间赵楷一直在大名府一带活动,搜杀在乡里长期为恶、为金军通风报信、彻底倒向金军的恶绅地皮,同时征召身负同金人的仇恨者加入他的队伍,他没有军需补给,手下人一直在城乡之间或聚分散,穿往行动。

大批金军从燕京方向一出来他就知道了,赶紧给淮河先遣军帅杨忻中报信。

赵桓接到这个消息时,王德恰巧出了城。

城外收下来的应季粮食都已入城屯储,汴梁本来没什么大事了,但王德接到郑州报告,说荥阳有十数家富绅订立了攻守同盟,私自储藏粮食,直到此时粮食并未进入郑州城。

在郑州驻守的是王德手下一位统制官,领着三千人。

王德向赵桓谈到这件事时说,荥阳在郑州城西、汜水关背后,连郑州都没多少人马把守何况那里,荥阳民间私屯粮食,如果金军一来先把那里拿下,汴梁还搞什么坚城清野!

荥阳以前是西北粮食中转地,供应关中的粮食虽然可以由成都送达,但需要翻越秦岭,陆上运输困难重重,利用黄河漕运则极为便利。

荥阳地处古鸿沟和黄河的交汇之处,鸿沟连接着淮河和黄河,从五代以前上溯到汉唐,荥阳便是屯粮的地方。

到我大宋时,因为都城已不在关中,荥阳不断被弱化甚至荒废,但那里的古敖仓虽然破败的已被荒草覆盖,平时不引人注意,屯起粮食来还是可用的,屯的数量少了也不致于惊到郑州守军。

只不过坚城清野的政策是康王定下的,此时康王不在汴梁,人已在安康,数目不详的当地富绅又不能划为敌对方,被发现私自储粮后,这些人坚持说他们并未违反康王的命令,“荥阳难道不是城吗?”

能说出这话来,粮食少不了。

赵桓一听肺就有些炸,“荥阳是城,但储粮为什么不明报州府,却偷偷进行?”

王德说出了问题的实质,陕西正在进行金宋两军的恶战,不久的陕西地面上最缺的无非就是粮食。

等关中军情稍解,荥阳的这些粮食出仓便可运至黄河,那时只要把敖仓的粮食往关中一运,可立增价格十数倍!

哪怕那时战火已经烧到了河淮,甚至就在汴梁一带,金军的注意力多半也是盯住汴梁,那时他们既可掩汴梁外围金军的耳目,汴梁城内宋军又在忙于护城,谁能管他们做什么?

赵桓说,“商人趋利有如飞蛾投火,凡有两三倍利,便全然忘了有可能烈火烧身,何况十数倍利!荥阳是城,若像一般县城适量屯些粮倒是可以,如何又能惊动郑州驻军?

王德说,“他们在河上截住了不少由上游浮下来的空船,足足有几百艘,全都被他们拉到滩涂岔港后边藏起来了,不然驻军也不会发现。”

各州以官价收粮入城,私市粮价更高。

当地百姓们在完成州府规定的上缴粮数以后,剩下的全卖给了这些人,有利可得,自然也没有人上报。

赵桓说,“王将军,趁着此时金军未到,荥阳的事情宜作速决!”

王德说,“军情不知何时就到了,在下的人马正在汴梁枕戈待旦,而且刘大帅离开前并未给我出城的权限,我只要去了荥阳就不能说回就回……最重要的一点——我去了怎么处置此事?现请示康王注定来不及!”

赵桓知道刘平叔的人其实很活泛,也很好说话,王德关心的是最后这条。

他对王德道,“要果断利索,敖仓储粮一律以官定的价格从那些人手中强制购入,然后分送到郑州和汴梁城内来!”

王德说,“这些富绅为了与官府争粮,先头便是以高于官价收购的,我若再以官价回购,他们岂肯认赔?弄不好急了眼还要持械抗法。”

赵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