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27章 看印(1/2)

作者:东风暗刻
赵构故意不问,和她们说刚刚接到的、从夏国传回的消息。

余丽燕已经平安到达了夏国的都城——兴庆城,受到了夏国主李乾顺的热情接待,到城外迎接康王燕妃的人数之多,大大出乎余丽燕的意料。

年初的三月时,李乾顺派往上京的使者一去不回,也不知使者是被吴乞买看上了还是怎么的,李乾顺又不便再派个使者去打听。

直到几个月后,他派往上京的使者从临安优哉游哉的溜达回来了。

康王殿下深入韩州成功救人的事这才被李乾顺得知,随后宋国各路大军从寿春开始大举反攻,一路收复了毫州、郾城、汴梁,连四太子金兀术经营多年的重装马军——铁浮图,都被刘平叔收拾的连个蹄子都未剩。

李乾顺不是一般的吃惊啊。感觉这天变的真是太快了。

余丽燕在快报中说,这两三年,李乾顺接收了不少人,民众中有好多都是靖康之后被吴乞买从燕云、河北等地贩卖过去的,和夏国或是拿人换了银子,或者是换的马匹。

可是今年夏国出现了饥荒的苗头,北方的气候越来越干旱,贺兰山和阴山都挡不住的小西北风吹的“嗖嗖”的,一说话嘴里全都是沙沫子,话说完了牙都咬不到一块儿了。

牧草枯的也早,再也不是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写的那样,“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了,眼瞅着天越来越冷,夏国有三成的人要挨饿。

要是放在往年,李乾顺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骚扰一下宋国的渭河地面,能占点便宜就占一点,可是今年不行了。

这些从河北换到夏地去的人,几年前宋室被迫割河北三城给金国,三地概不奉诏,还奋起反抗金军,李乾顺没事的时候可能这些人还行,如果不管饱、还敢骚扰宋地,这批人就是个不安分因素,李乾顺不得不考虑。

在金国大举进攻陕州的时候,李乾顺觉着他再怎么努力,宋国也顾不上他,他的实力不可能比金国还捷足先登,一步跨到秦岭那边去。

更大的可能是和娄室的人马撞在一起,弄不好便宜没捞着,却引火烧身了。

其次是,康王今年突然变的极为强势,和金国在战场上的争斗似乎还占据着主动,李乾顺不大敢在此时给自己找麻烦。

再者,宋国的南岳大军有好几万人在陕州,他不能做削弱张德远的事,万一张德远一分神,从华原郡一带撤下来,李乾顺便要直面金军了,那更不好受。

还有,宋将曲端跑到宋夏边境来放马,这么能打的人居然在康王手下放马,夏国自身的饥荒问题解决不了,李乾顺的下一步要慎之又慎啊,不然万一搞被动了,夏国连返本儿的机会都没有了啊。

还真让尹待檄和岳飞给猜着了,于是一千五百匹马送到了曲正甫手里。

康王的反应也不慢,派着燕妃亲自来表示谢意,欢迎她的人群里有好多都是从故辽地面上换过来的,见到辽国的公主后,有许多的人眼睛忽闪着,像是见到了亲戚似的。

燕妃是大宋康王殿下的燕妃,对故国的百姓也很惦记,她与夏国主说,“我家康王对国主赠马的义举极为感谢,国主有心了,夏马在耐寒和脚力上并不输过免儿窝的马匹,这正是我们急需的。我家殿下说宋夏是近邻,又世代修好,临安将尽最大的力量,与兴庆城共渡时艰。”

李乾顺说,“幸亏公主来了,要不然一个月后,我不知如何养民,口粮还差着很多呢,不要说看在康王的面子上,就算是看在公主的面子上,我也不必隐瞒……我的粮食真要续不上了。”

余丽燕暂与李乾顺议定了一万五千石新粮的援助数目,一石百升,要是煮煮稀粥的话,一升粮食可以够一个人吃一天的,要是粥再煮稀点儿,结合着熬一点括蒌根和柏子仁的话可以维持两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