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33章 不眠之夜(1/2)

作者:东风暗刻
赵立的防地在楚州,主官不能离地过久,赵构只同意赵立到彭城,去寻找王复之子王佾,然后他必须速回楚州防地,率领楚州军民秣马厉兵,演练攻防,尽量完善楚州防务。

康王对赵立道,“稳固楚州的重要性一点不次于去大名府,即便将来金军东路过了淮河,也得让他绕着楚州给我走荒野的烂泥!”

这是康王给赵立的底线,哪怕楚州的外围都丢了,楚州也要坚守住,哪怕金军已在身后,楚州不能丢。赵立要做的事还真是有很多,他不再坚持了。

吴娘子过来了,看来已将王妟安慰了一番,她本来要王妟一起来参与一下商讨,可是王妟说什么都不来,看样子已有了心结,这是在避嫌。

赵构没功夫考虑杂事,铺着地图与几人商量接下来的行动路线,并且说了他的想法。

原本他带人北上只有一个目的地,就是汴梁。从扬州、泰州、楚州、泗州一路走过来,再从宿州前往彭城扫一眼防务,顺便再从南京一过,也就到汴染了。

现在又有了一个并行的任务,去大名府收拾刘豫。

大名府在金占地,一般人在今天的战事格局下,可能想都不会想去那里,但当去过韩州的康王手点在大名府这里时,所有人没有一丝惊讶,早都有心理准备了。

要是叫刘豫在大名府立起来,对大宋来说可就不止是癣疥之患,那是在卸膀子,且不说刘豫将来要采取什么样的施政策略,等他将狐朋狗友一拉哄、把摊子支起来,动摇的将是天下人一百多年来形成的对赵氏正统地位的认知。

一定要兵贵神速,刘豫就是赵构下一个要活剐的!

从哪里走,带多少人,路上的细节都要事先考虑到。

康王要兵分两路,一路按原计划去汴梁,在人马的分派上,这一路已经不是重点了,所有手中现有的力量都放在另一路。

康王本说要亲自带队,但众人异口同声不允,吴娘子也不允,赵构也不打算坚持,没功夫做戏,也就是点到为止。一来汴梁事重,离了赵构不行,二来再坚持的话,便显的不放心杨忻中了。

康王带着吴娘子一百女侍卫,再加一百御营司马军走原路去汴梁,剩下的一千九百人都留给杨忻中,杨忻中说康王的人少,要再留下一点,这次赵构很坚决的制止了。

他对众人说,“李成”投奔刘豫,从长江上游跑回北方,带的人太少了恐怕不行,因为刘豫看中的也是“李成”手中的资本。

如果“李成”只带着两百五十个亲兵过去投奔,刘豫很可能就不会像他在给李成的信中写的那么客气,什么卫霍之才,不乱棍打出去就好,更不要说什么礼遇了。

众人一想也是啊,如此说来一千九百人也不多,可能刘豫看到“李成”之后能挤出点笑模样就不错了,要是有五千人就好了。

刚刚收降的李成那两千人不能带着,不是康王不放心这些人,而是他们跟着李成的时间太久了。

有很多的时候,决心是决心,这个必须得肯定,但在千钧的重压之下,生死悬于一线,决心往往抵不住不良的积习。

赵构的原意不变,还是要将这些人分到宿州和楚州,慢慢的去锤炼和适应。

彭城现驻的是中岳张伯英的人马,收复彭城时留下来的,赵构打算到彭城之后视人多少,给杨忻中补足到五千人,彭城防务交由刘平叔填补。

人也定下来了,然后就是行进的具体路线了。

他们可以利用的,有李成的主帅旗,还有赵构好悬没撕碎扔掉的、刘豫那封招贤信,即便未出四王妃逃走的事,这一路也得从黄河故道以东行军,走承县、腾县、嘉祥、郓城、阳谷县到大名府。

杨忻中一看,康王划出的是一条直指大名府的线路,而且避开了所有的州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