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你们能一天供两顿饭,就已经是帮我了。”
这一年的冬天,鲍德山没敢出去做活』是在有人找他做活时,他告诉那要做活的人家,到哪里找谁合适,用今天的话说,是给人家当“二传手”了‖时,自己也在做着闯关东的准备:时常到街上买些木工工具,如各种型号的凿子、刨刃、锯条、锉等等,一狠心,又多置办了一把锛子,主要是怕到了东北,地广人稀的,听说那里的集市很少,生怕一旦工具需要更换时不及时,既耽误工期,自己又少挣钱而着急上火。
德山媳妇,也是忙的脚不落地,有空时就忙着纺线织布,听说东北好是好,就是天气太冷,棉花生长的不好,后来进一步打听,说:只有辽东半岛的棉花长势还可以,其它地方的棉花多是只打苞而不开花,质量与的比,自然差的很多,尽管当地有到收购棉花的,但是要贵很。
一天,德山和媳妇一边干活,一边商量着如何去关东的事。德山说:“听说,闯关东的那些人,有走旱路的,主要是咱西部靠近的那地方的人□么去的都有,有赶着车去的,有走着去的,挑着涤,也有推着独轮车的》上逃荒的人不断捻儿,为了防止有人抢劫,官军经弛路上和各驿站间不停的巡查,还是很安全的,就是赶路的时间太慢了。”,说到这时,德山退一下,看了看媳妇的脸,接着又说上了:“我还听说,咱东部沿夯带和等地以南的人,都是走的水路,走水路的这些人,多数是从烟台或者是在龙口坐的官船,也就一夜的时间就摆渡到青泥洼了。官船是免费的,但只让坐人,不让带行李,别的更不用说了☆近,听说闯关东的人越来越多,官船运不过来了,准许民船摆渡了,但是这民船是要自己掏船费的,好处是让带一些行李和其它的用品。但是有人说不太安全,怕遇上黑船,杀人越货的,你说,我们怎么走呢?”
二人商量着,做着闯关东的初步打算。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