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六十九章 人心扭转 称大将军(2/4)

作者:酱油拌历史

不管那部分三老的好意是试探还是真心,对目前的汉军帮助都不大。

汉中各地的道路,大多被魏军所封锁,哪怕三老想捐赠物资给汉军,又怎么运到阳平关来呢?

若贸然运输物资的话,最大的可能,便是最后一切都是为魏军作嫁衣而已。

汉代三老的尿性,糜旸是很了解,对他们糜旸从始至终就只有一个不惹事的要求,其他的也没期望太多。

在下达完这两道命令之后,糜旸便开始专注于谋划接下来的战事。

只是谋划来谋划去,糜旸最后心中还是得出一个感慨:

他手下的能用之人,实在是太少了呀!

成都里还有什么人,值得任用呢?

渐渐的一个名字浮现在糜暘心中。

阳平关汉军大捷的消息,当然不止是汉军一方得到消息。

暂且不提其他魏军知道这个消息后,军心受到了怎样的打击。

就对于刚刚远离阳平关的曹洪来说,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他的内心是十分惊愕得。

由于心中对糜旸的忌惮,曹洪在得知阳平关是一场骗局后,他便率领着魏军朝着祁山进发。

相比于其他魏军将领,曹洪在得知魏军大败的消息之后,他也收到了曹真给他的来信。

杨阜的使者,最近才刚刚回到杨阜的身边。

而杨阜一知道曹真的命令之后,当即就将这件事禀报给了曹洪。

站在曹洪的角度来说,曹真让他退兵的那道命令,无疑是来的太迟了。

若单单只有这道命令,曹洪估计会在心中忍不住腹诽曹真几句“智迟”。

可当曹真的这道命令,与魏军的大败消息的两相结合后,曹洪与杨阜都不是傻子,他们很快都在心中推演出了糜旸的整盘谋划。

糜旸是故意让自己察觉到他的“动机”的,为了便是让自己离阳平关越远越好。

而纵观整场战局,最傻的不是曹真,应该是他!

尽管从当时的情势判断,他所做的一切举动,都是合乎情理的。

可从结果来看,他曹洪恰恰成为了糜旸的“帮凶”呀!

从始至终,糜旸都是将他当做猴一般来耍——呼之则来,吓之则去。

再联想到他之前写给糜旸的,嘲讽他的那封信。

这一刻,曹洪只觉得他的脸火辣辣的疼。

而随着杨阜目光的打量,曹洪觉得他脸上的疼痛感,正在越来越重。

曹洪没有丝毫意外的暴怒了。

他直接一剑砍死了捕获到的那名汉军信使,在做完这件事后曹洪还觉得不解气,他当即催促全军加速向祁山前进。

糜旸给他的屈辱,他要用汉军的鲜血来加倍偿还。

这时候曹洪的心中亦浮现了屠城的念头。

当年的徐州三屠,他曹洪便是那众多的挥刀者之一。

而相比于曹洪的震怒,杨阜心中的心思便更活泛了些。

若当初他能劝住曹洪,那曹真就不会有此大败,得知曹真受重伤的杨阜不禁想到,曹真事后会不会将此事怪在他身上呢?

毕竟曹洪怎么说与曹真都是一家人,而他再如何忠心,却始终是外姓人。

想到此的杨阜不禁内心一颤,为以防万一的他,在离开曹洪的大帐之后,做出了一个他在后来后悔一生的举动。

他写了一封信给姜维。

杨阜不知道的是,糜旸写给姜维的信,也正在送去的路上。

当阳平关大捷的消息传遍梁州后,便又以极快的速度传回了益州。

目前的战局是,曹真的中路军尚未兵临剑阁,所以单单在传递消息一项上,梁州与益州之间还是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