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一十二章 两件大事 急召糜旸(2/4)

作者:酱油拌历史
在新野城中的诸位大汉公卿皆是争论不休。

不过诸位公卿大臣争论的主要焦点,在于该给关羽何种美谥。

毕竟能被刘备带在身边的公卿大臣都是人精,以刘备对关羽的感情,加上关羽生前为大汉立下的巨大功勋。

若有人敢对关羽理所应当获得美谥一事提出异议,那他是肯定会被刘备送下去向关羽亲自赔罪的。

可是有些奇怪的是,按照常理来说应该对关羽的谥号最为在意的刘备,他却在看到众多大臣献上的各种美谥后,采取留中不发的做法,一直不对关羽该用何种谥号做出决断。

只不过虽然众多公卿大臣有着疑惑,但他们却觉得这应该是刘备这段时间过于悲伤,加上他想要好好为关羽挑选一个极佳谥号的缘故。

所以讨论关羽谥号的风波很快就过去,只是在这场风波过去后,一件事的争论便又被摆在了台面上。

这件事便是关于在关羽薨逝之后,荆州该由谁来镇守的问题。

相比较于关羽的谥号选择问题,荆州日后该由谁镇守的这个问题,这才是众多公卿大臣心中的国朝第一要务。

因为荆州对于目前的大汉来说,实在是太过重要了,他的重要性甚至不下于今汉国都所在的益州。

对于这样的一个要州,他的镇守人选无疑是关乎着大汉国运的。

本来这件事是不会引起争论的。

因为按照政治中的顺位继承惯例,当大将军关羽薨逝之后,荆州都督一职应该由地位仅在他之下的骠骑将军马超继承。

但是马超完全是不被人所信任的,所以这个选项压根就没人向刘备建议过。

在将马超当做隐形人忽略掉之后,那么镇守荆州的大将,自然应该是车骑将军张飞。

张飞在真实的历史中,虽说不是如关羽一般的统帅大将。

但他亦不是后世小说里所编排的那般是短智之人。

相反的,张飞在真正作战的过程中,反而是擅长用计的。

若非如此,当年汉中都督的人选,众将亦不会公推张飞了。

而且张飞对刘备的忠心天下皆知。

从地位、能力、忠诚三方面来说,张飞都是关羽薨逝后,替代他成为荆州都督的第一人选。

可是在目前的大汉中,还有一个人选,得到了许多大臣的推举。

这个人选便是糜旸。

糜旸现今的官职是左将军。

左将军虽比张飞的车骑将军差了两个等级,但因为这是刘备当年长期担任过的军职。

所以这个军职在目前的大汉官制中,是有着特殊地位的。

而论从能力及过往的战绩方面来考量,糜旸在一些大臣的眼中,反而比张飞更适合镇守荆州。

这倒不是说在那些大臣的眼中,糜旸的能力与张飞更强。

只是荆州有着与曹魏和江东共同接壤的特殊地理位置,在这种情况之下,糜旸是比张飞更适合镇守荆州的。

因为无论是曹魏还是江东,都在某场战役中被糜旸打败过并且损失惨重。

这就让糜旸同时拥有在曹魏与江东的巨大威名,这一点是张飞所不具备的。

况且因为当年的公安之战,让糜旸在荆州中拥有仅在关羽之下的威望。

在对外对内都拥有强大的威望之下,若让糜旸成为荆州这个四战之地的镇守大将,乃是一件十分合适的安排。

至于糜旸的忠心,那更不必说了,他的种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