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添喜(求保底月票)(2/3)

作者:雁九
只是康熙也没有当着宜妃的面抱怨德妃,就夸起了九阿哥,道:“一年比一年出息,不是去年那种横冲直撞行事,也开始学着周全。”

关乎赫舍家事,康熙没有仔细说。

宜妃也不追问,只顺着康熙的话,道:“之前他在内务府当差,晓得凡事有皇上您给他兜底,才敢狐假虎威,如今到了前朝,虽有个哥哥在,可其他人都是外人,他就怂了,打小就不是胆子大的人。”

康熙轻哼道:“哪有这样损自己儿子的?”

宜妃拿了干净筷子,给康熙夹了一块小米糕,道:“皇上可真护短,连实话也听不得,难道老九是胆大的不成?”

知子莫若父。

要说九阿哥胆大,那还真没看出来。

倒是董鄂氏,将门虎女,不似表现出来的那样温婉,否则也不会有跟九阿哥打官司的事。

不过齐锡两口子教得好,行事都在规矩中。

想到这个儿媳,难免想到五福晋,康熙想着五贝勒府长子庶出,又是得了恩典在上书房读书,也怕以後心大,闹得手足失和。

“老五家的大阿哥性子如何?”康熙问道。

随着年岁大了,政务繁忙,康熙鲜少亲自去上书房那边,对皇孙们也不熟。

偶尔问起,只晓得如今这些皇孙功课没有太出色的。

目前上书房的皇子皇孙中,还是数十五阿哥与十六阿哥更出色些。

宜妃想了想,道:“看着性子随了老五,有些憨,听说读书也费劲。”

对於这个孙子,宜妃见的次数也是两、三次,不过作为亲祖母,也没有真的大撒手,每月都要打发人阿哥所瞧一眼,也省的孩子小,奴才怠慢。

康熙道:“心正就好,其他不重要,真要伶俐了,到时候为难的还是老五。”

这样说着,康熙就想起了五贝勒府也送出个格格,是五阿哥长子长女的生母。

这些包衣格格,见识短浅,却是容易心大。

要是毓庆宫的李格格安分守己,说不得太子的嫡子都已经四、五岁。

想到此事,康熙依旧遗憾。

太子妃教养行事,都是顶顶好的,若生育嫡皇孙,那人品资质错不了。

之前他给皇子们指格格,都是从内务府秀女中择选,以後看来还是要从八旗清白人家择选……

帝妃用完晚点,就准备歇了。

长途跋涉回来,康熙也觉得劳乏,尤其这几日,忙着处理积压的政务。

等到入更的鼓声响起来,两人也准备安置,门口就有了动静。

“皇上,翊坤宫来人了,高庶妃发动了……”

梁九功隔着门禀告道。

宫规矩,嫔以上是主位,贵人与常在是小主,答应跟庶妃是宫人。

宜妃本摘下钿子,正准备去外头衣裳,听到这话忙站起身来,道:“皇上,高氏年轻,又是头一回产育,我得回去守着。”

皇嗣为重,康熙点点头道:“那就回去吧,高氏素来也信服你。”

宜妃应着,就要往外走。

康熙道:“才发动,时辰还早,叫了辇,省得天黑路滑。”

宜妃也就屈膝谢了恩典,等着辇预备好,才出了乾清宫。

自从宫妃有身孕,太医值房就有擅妇科的太医值夜,如今也都叫上,提了医箱,跟着宜妃的肩辇去了西六宫。

这女子生孩子,时间确实不好说。

高氏戌初发作,到了次日辰初还没有生出来。

宜妃在翊坤宫後西配殿陪了一晚上,熬得神容憔悴。

宜妃产育四次,自然晓得这不是好兆头。

这时间长了,大人受得,孩子也受不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