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三十五章 三国伐赵(2/4)

作者:写网文太难了
疑虑,“羌人会答应吗?”

“臣去和羌人谈。”范雎自信的说道。

羌人缺盐缺铁缺粮食缺丝绸,只要付出一些代价,借兵并不是什么难事。

……

“通知魏齐,修路的事情暂缓吧。”赵括有些无奈,和齐国开战,根本不在赵国原本的计划之内。

现在人手出现了短缺。

土地得有人耕种,铁矿,煤矿得有人开采,工厂得有人做工,只能从修路那里抽人了。

好在赵国目前主要官道已经修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道路早几年修和晚几年修影响不是太大。

楚国已经答应和赵国一起攻打齐国,两国一西一南,各自打下的地盘归各自的,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矛盾的发生。

赵括对攻取齐国地盘并不太感兴趣,不过有楚国的帮助,至少赵国不用再继续增兵了,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国内的压力。

“河套的水利要不要暂停?”触龙问道。

“水利不能停,继续建,如果人手不够,从其他地方调集人手也要建。”赵括坚定的说道,只有将水利设施建好,河套才能成为赵国的粮仓,赵国才有征战天下的底气。

“对了,水师那里传来消息,他们已经将战船更新到第五代了。”蔺相如说道。

赵国第一代战船就是越国战船,技术还停留在两百年前吴越争霸的时代,即便如此,也已经很先进了。

之后赵国在此基础上完善风帆,完善桨,将锤舟石变成铁锚,并从三十多米加长到四十多米,这就是赵国的第二代战船。

后来,为了解决远航容易翻船的问题,平底船变成了尖底船,有的船还包裹上了铜皮。一开始是包裹铁皮的,但是腐蚀太严重了,就换成了铜皮。

第四代则加入了水密隔舱,用隔舱板把船舱分成互不相通的一个一个舱区,一处漏水,其他地方不受影响,极大提高了航海安全性。

现在的第五代战船则在船底装上了木叶轮,通过人力踏动使其转动,从而推进船只,如果连续转动桨轮,桨叶不断划水,可以实现连续推进。

在同一根轴承上可以安装多个脚踏板,由很多人同时踏动,提高轮船的船速。同时手臂处安装可以借力的杠杆。

这种轮船在内河航行,以及水战的时候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因为轮子在船底,桨手在船舱内,敌人很难破坏。

“好。”赵括非常高兴,这也不全是坏消息,也有好消息嘛!

“他们……要了一大批经费……说是测试第五代战船,并研发第六代战船……”蔺相如看了赵括一眼,如果是之前,他直接就批了,但现在赵国四处要用钱,而且水师这次要的数额有些多……

“多少钱?”赵括问道。

“一亿……”蔺相如吐出两个字。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水师是真敢要啊。

这年头钱是很值钱的,天下各国没有一个国家能一次性拿出一亿现钱,因为没有这么多铜铸钱……即便是发工资,发赏赐,那也是以粮食为主,钱财为辅,其中还要加上布匹啥的。

如果是单纯的钱,没有国家能拿的出这么多。

“批一千万给他们,剩下的明年再说。让他们省着点花……”赵括无奈的说道,水师能发展这么快,和他不停地往里砸钱是脱不开干系的。

那几个老头技术确实过硬,还给赵国培养了几个年轻人。

给钱就办事,一点也不含糊。

但现在赵国真吃不消了。

哪哪都要用钱,就算赵括真有一座金山早晚也会被花光。

好在虽然各国在开战,来往的商人少了一些,但商税并没有因此减少。危险性增大,价格自然变高,商税也随之增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