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一十章 五公十二卿(2/2)

作者:写网文太难了
「然昔日武王之法因为外部环境和内部原因,只做到改革一半,尚有疏漏,是故寡人今日再次变法,以补武王之憾!」

赵括先是用一大串话说出改革的目的和合理性,以此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第一条,改官制。从今天起,赵国实行公卿制,设立五公十二卿。五公分别为丞相、太尉、御史、司寇、廷尉。」

「丞相总览全国政事,分为左右丞相,右丞相由魏无忌担任,左丞相由蔺相如担任。太尉总览全***事,由乐毅担任。御史主掌监察,由触龙担任。司寇主掌立法权,由虞信担任。廷尉主掌执法权,由许厉担任。」

「十二卿分别为司农、太常、太傅、司工、司道、太仆、郎中令、卫尉、宗正、内史、少府、司商。」

「司农主掌全国农事,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由蔡泽担任。太常主掌礼仪以及外交,由鲁仲连担任。太傅主掌全国教育以及人才选拔,由荀况担任。司工主掌研发制作,由墨风担任。司道主掌全国道路,由魏齐担任。太仆主掌马政以及北方大牧场,由赵豹担任。」

「郎中令掌管都城和王宫护卫,由庞煖担任。卫尉负责护卫国君,由贲担任。宗正负责管理宗室,由赵豹担任。内史主掌赋税以及全国财政,由孔斌担任。少府掌管盐铁煤炭,山川渔泽之利,由周子担任。司商主掌商会和商业,由赵牧担任。」

「除此之外,情报由刘平掌管,直接对寡人负责。丞相下设太医令,掌管医师,由宋衷担任。设监天司,主掌天文、星象、历法修订,由甘德担任。」

赵括曾想过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但是三省六部制的效率太低下了,等到文件绕一圈回来,黄花菜都凉了,大部分时候绕的还不止一圈。

和平时期还好,虽然耽误事,但整体来说影响不大,为了维护皇权,也不是不能接受,战争年代用三省六部制只会成为拖累,别人都打到城下了,你这边诏书还在门下省审核。

而三公九卿制相比较三省六部制的优点就是决断权,在遇到危机的时候,官员可以绕过君主直接下令,虽然会对皇权造成威胁,但身处乱世,各级官员的决断权是必须要给的。

但是三公九卿又远远不能满足赵国现在的需求,像教育、商业、道路、农事必须要给一个九卿的位置。立法权和执法权也是必须要分开的,虽然在封建社会谈这个有些可笑。

等到未来有一天,赵国走到一个岔路口,赵括今天的做法或许会给后人一个提醒。

写网文太难了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