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九十二章 郭纵(2/2)

作者:写网文太难了
奴隶的话,包括他们的亲属,交给内史的工坊,从今以后不准铸铁。”郭纵说道。

这便是赵国和他们交换的条件,很合理,也很公平。

看上去利润比以前少了很多,但是赵国工坊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而且技术不断突破,打造出来的农具更耐用,价格也更便宜。

再加上赵括在平民中有着超高的威望,大家纷纷改买官府售卖的农具。

长此以往下去,赵国市场必然会被官方占领,他们只能去其他国家的售卖。

如今赵国不仅保证了他们的利益,而且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向上攀升,成为贵族的机会。

只要三个孩子中有一个表现出色,以郭家的条件,便能将其培养到大夫,甚至封卿都有可能,没有任何商人见到了不心动。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他们的命脉全部落在了朝廷手中,一旦货源被朝廷掐断,便会如同砧板上的鱼肉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这才是郭纵真正担心的地方,否则他早就同意了。

“朝廷给我的条件差不多,百分之三的农具经营权,百分之二的煤炭经营权,百分之二的食盐经营权。”卓肃说道。

卓家在冶铁业比之郭家略有不足,所以朝廷给的份额比较少,不过卓家除了冶铁业之外,盐业,漆业,玉器等生意也都有插手。

“听卓兄的意思,对朝廷的条件很满意?”郭纵眉头一抬。

“平心而论,大王手握大军,又有贵族和平民的支持,想对付我们这些商人,根本用不着这么麻烦。三千亲卫军往我们府中一站,我们就要乖乖地,满脸赔笑地将所有东西全部交出去,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资格。大王之所以选择和我们交换,是因为他将我们当成自己人,而不是宰割的羔羊,或者剥削的奴隶。”

卓肃明说道。

当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时候,秦国内忧外患,环境比现在的赵国差好几倍。

秦孝公依然选择了变法,将所有的反抗全部镇压了下去,杀死的人足以将泾水堵塞。

他们两家联手固然能对赵国造成一些动荡,但也仅仅是动荡而已,事后他们必然会被抄家,甚至族诛。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