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初见玄机 第七章(1/2)

作者:郭利民
宋老,就是宋三景,出生在中原地区的睢阳,生自于一贫寒家庭。父母不识一字是文盲,靠种田为生。本来是下层平凡世界的一个普通家庭,但是却由于一场纠纷而改变了。宋的父母当时和一邻居因为土地归属问题发生了冲突,后来两家人闹上了官家衙门。那邻居识文断字,说话前后流畅,引经据典,本身就显示出一种很像君子的风范。而宋父宋母说一口吞吞吐吐的土话,东一句西一句的焦急的乱说,重点都说不清楚。而且那邻居家有家人在衙门办事,有些势力。宋家亲戚极少,势力孤单。判案的衙门最终维护了邻居的利益,断言这宋的父母是胡搅蛮缠、贪图小利的刁民,不予理睬。父母回家之后着急的以头撞墙,本来是自己家有理有据,土地是自己家的,可是就是引为没有读过书,又没有权势,被懂文又有人的邻居胜出了。于是这对夫妻打定主意一定要让儿子读书,以后在官家做官,这样才会没有人欺负。

宋三景背负父母希望,从小努力刻苦,精读经书。长大之后才华惊人,被朝廷察举茂才,最终成了为附近地区的县令。一开始做官之时确实廉洁奉公,一心为民,鸡鸣而起,日落方归,勤勤勉勉而不敢懈怠。

但做官已久之后,发现了不少问题。一些粗野的人本来有理有据,可是偏偏头脑糊涂,大喊大叫,辱骂官员,随地撒泼。宋那时才知道老官员口里时时说出的“大胆刁民”这句话确实是来自于现实,平民百姓素质低下、胆大妄为这不是孤立的现象。一开始时也能容忍,毕竟合乎是合乎法律的一方,而彬彬有礼的“君子”确实不占道理。不能因为民众的糊涂而错误断案,所以断案执法之时十分公正。

但是,这样的刁民经常出现,令人不快,宋也十分愤怒:“你是弱小小民,对方有权有势,但是我秉公执法判对方有罪,你却一点都不感谢,还乱骂我们,指指点点,粗俗无礼。”于是开始愤怒的惩罚这样的粗野无礼之民,判案之时经常倾向于有权有势之人,那有势力的人为表示感谢,经常奉上重金。而那些输了官司的小民,刚烈的以头撞墙、满地打滚,但也不知道输在哪里,有的糊涂之人竟然认为官老爷判的对,自己是违法的!

于是宋收纳重金,随着自己的品性而乱定乱判。不久之后,即受贿有数千两的银子,富甲一方。

很多年过去了,宋发见受贿也无什么风险,上级官府无人察觉。他认为如今的世道混乱不堪,几乎官官受贿,又不是仅自己一人。即使察觉了,也会睁一眼闭一眼。哪里有那么公正的大官?警惕越来越松懈,受贿、办错案也越来越恶劣。他每隔一段时间,就把得来的银子兑换成黄金,只因黄金体积小,便于存放。

说道此处,柳随水插话道:“人类之精神世界人人各个不同,与同种动物有同样的毛色截然不同。这样的结果是造就了无数英豪的同时也造就了无数的糊涂人。我们当地有俗话:宁可与聪明人打架,也不与糊涂人吵架。糊涂人的思维总能令聪明人愤怒难辨,你惩罚他们也有道理,可是这惩罚……”

“这惩罚已经背离了原则”,宋老神情凝重,“做官之士拿国家俸禄,秉公办事乃是分内之事。这俸禄里就有对我们容忍的价值体现,我私人惩罚他们也可,只是我以国家权力惩罚他们,就是假公济私了。”

宋老常常惊叹这孩子年纪幼小,却能精通人世之大道,远超常人幼小之时,出口即有道理。他继续说了起来他的往事。

有一日,宋三景在房间里写字,手下人忽然有报:“有三名文士请求会面,言说有重大之事。如若不见,恐有灾难降临。那三人仙风道骨似乎有神仙之气概。”

宋做官以来,求见者多如牛毛,哪能任何人都可会见?如今一个看门的差使都能看出来者非凡气概,心中第一感觉是不应托辞不见。于是招进门来,只见三人并排而站,中间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