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地三十九章 叔侄相宜(2/3)

作者:忧幽紫
:“一将功成万骨枯,打仗终归要死人的。”

“是啊!过了函谷就是潼关,潼关北望便是北邙山,历代以来不知道埋了多少帝王将相!到头来还不是荒冢一堆青草二尺!闻之令人唏嘘!”

“殿下何出此言?”

“只是有些感慨罢了!”司马遹指着周边重重关山道:“我无意间听得一首小令,行到此处刚好合心你且听着。”

张养浩的潼关怀古穿越千年岁月,伴随着司马遹郎朗的声音回荡在山谷。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民生有苦,故而感慨!司马遹慷慨道:“区区一个宗室子弟哪里值得我等劳师动众!司马荂坐拥高位却不思为民,享有最好的资源,接受最好的教育却蠢的无可救药,这等人死不足惜!民生多艰,故而我等才会来到此处!

二叔也是宗室,能随我入关应该明白此行也是抵顶新朝根基的第一步,我断然不会容忍国内有国。周室分封到春秋战国杀的天昏地暗,汉室分封消藩闹得各路皆反,前人之师后世之鉴,我不想我新朝也步后尘,你的封国就在关中,对此二叔可有什么说法?”

司马遹一下转到关中形势,司马柬没料到司马遹骤然摊牌,一时有些茫然。

司马柬自己可以不要封国,但司马柬身后的亲族呢?若他们不甘心放弃手中的利益,那么第一步就要面对亲人之间的敌意与较量吗?

司马柬摇摇头,无奈苦叹道:“我只能代表我自己,也只能答应不插手此事。也断然做不出和亲家敌对的事情来,但我希望我的退出能换取你一个承诺,若非必要,不要伤害他们的性命!”

“即便如此也极为难得了!二叔是重情之人。我又怎么会逼迫二叔做那等为难之事!也是二叔乃性情中人,我才会与二叔坦诚相见。二叔虽然封为秦王,实际我也好你也好皆是父辈余阴庇佑,我们自己无尺寸之功,哪里当得起这等尊号!

此行扫除诸胡,安定关中正是我等实至名归之机,我希望我们再次来到此处的时候,无愧于如此殊荣!”

“好!”

司马柬听着司马遹的话不由得豪情万丈道:“司马亮一直想做周公,看来他是做不成了!既如此不如让我试试罢!”

司马遹既然要司马柬就得把话说清楚,以免以后两人心生芥蒂。现在司马柬承诺听命行事,

了却了司马遹一桩心事,司马遹向司马柬郑重行了一礼道:“那拿下诸胡就拜托二叔了!”

叔侄相宜,关山如飞。不知不觉已经出了潼关。

安排诸人安营扎寨,司马遹与司马柬爬到关山之上远望。

远处便是关中,黄河支流渭水泾水经流,得郑国渠白渠之利,八百里沃野孕育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朝代。

“秦汉时,项羽入关中秦王子婴被杀,刘邦去了汉中,项羽为了分化秦地,命秦将章邯为雍王、董翳为翟王、司马欣为塞王。这就是三秦的由来。刘邦建立汉朝后,关中被分为三个郡:京兆、左冯(ing)翊、右扶风。过了此处西去长安便是京兆郡。真让人期待!”

“京兆本就是古都,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hao)。汉高祖五年置长安县,在原来咸阳宫阿房宫,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高祖七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取意长治久安。改长安城所在地区为京兆,意为京畿之地。”

“惜呼镐京毁于犬戎,长安损于董卓!”

“董卓军中当时不乏羌人,这些番胡见识了中原的繁华都不想走了!西北诸胡历来都让人头疼万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